第124章

  第63章
  昭王哭得像是儿子死了老子。
  晏相记得他在他的父王去世时,也是这样哭的,当时他还想,他们这位王虽然软弱了一些,倒是个至纯至孝之人。这样的王虽然不能把国家变得强盛,起码不会弄得一团糟。
  可现在都二十年过去了!
  四十几岁的人了,再哭成这样不合适吧。
  晏相给昭王递手绢,劝道:“王上,别哭了,还是赶紧去看看太子吧。”
  昭王涕泗横流:“孤……孤不忍心看啊。”他泪眼迷蒙地抬起头,问:“王后呢?王后回来了吗?孤要见王后。孤先见王后。”
  恰好这时王后向他步近,昭王一眼看过去,发现王后眼角也红红的,瞬间自行脑补了一堆王后故作坚强的戏码,才刚止住的眼泪又绷不住了。
  一等王后走近,昭王就虎目含泪地问:“太子……太子可还好?”
  王后沉静地道:“太子并无性命之虞,王上莫哭了。”
  说完,领着昭王去马车上。
  昭王边走边哭,泪洒了一地。
  上车的时候,还因为哭得没有力气,差点跌了一跤,身形踉跄。
  一只手伸过来扶了他一把:“父王。”
  昭王的视线已被眼泪完全模糊,揩了一把,才看清扶他的人正是他的乖儿莲州。
  这是人是鬼?!
  昭王吓得哭声瞬间噎了回去,屏住呼吸,傻愣愣地望住澹台莲州,然后打了个嗝。
  模样太滑稽了。
  澹台莲州憋着笑,竖起食指点在唇上:“嘘……莫被人发现了。”
  昭王抓着他的手臂捏来捏去,上上下下地打量他:“你、你没事?”
  澹台莲州说:“没事。刺客没有刺杀成功。”
  昭王心有余悸地说:“孤就说嘛,你在仙山上学的剑术,武艺高强,无人能敌,怎么会被一个小小刺客给杀了。那、那外面怎么到处传你病重,说你死了的都有!”
  他恼火地说:“这些人都诅咒你,孤要让他们不许再乌鸦嘴了。”
  澹台莲州赶紧拦住昭王:“是儿臣自己让人传的假消息。”
  他解释说:“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此事事出蹊跷,儿臣不认为是幽国所为,想要弄清楚背后真正的主使者是谁,是以才设下了这一局。
  “让人觉得我死了,那么害我的人想来一定会露出马脚。”
  昭王听得一愣一愣,连连点头:“你说的是。”
  他还抓着澹台莲州,问:“真没事啊?身上没有伤?”
  王后道:“受了点小伤,手掌上被割了一道伤口。旁的没有,我检查过了。”
  昭王在这半日之内经历了大悲与大喜,一下子还转变不过来,魂魄被抽空了似的,只怔怔地看着澹台莲州,跟个木头人似的,忽地转头对王后说:“公主,你拧孤一下。”
  王后直想跟他翻个白眼,用手指捏住他的胳膊肉,狠狠地拧了一下。
  昭王疼得“嗷”叫一声!
  车外的百姓们听见,哭得更惨了,心想:王上竟悲伤至此,一定是凶多吉少啊!凶多吉少!
  昭王疼得泪汪汪:“真的不是在做梦,我儿莲州活着回来了。
  “昭国有救了!!”
  澹台莲州:“……”
  他摊上这么个废物父王他能怎么办?
  -
  昭太子回国全程没有露脸,一进王宫以后更是闭门不出,不见人影,更不待客。
  他病重之事传遍了昭国,乃至天下各国。
  百姓们听说了很多不幸的消息。
  听说王上悲恸到卧病不起,是以,王后与晏相不得不重新担当起处理国事的责任。
  裴相一夜白了半边头,吃不下饭,消瘦如柴。
  所有的一切都仿佛在印证着太子病危的最坏可能。
  大家这时才发现,尽管太子回来才两年多时间,却已经成了昭国的顶梁柱。
  纵观昭国建国以来数百年的历史,从未出过这样一位才华横溢且品德高尚的君王,他飞快地照亮了阴霾中的昭国,给大家看到了光明,然而,就要这样消失了吗?
  王上以为太子祈福为由,免除了今年全国上下所有农民三成赋税。
  说太子好话的百姓便愈发地多了。
  人们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那些告老还乡的老兵们在听说昭太子病危之事时,一个个都哭得泪流不止,还买香烛祭品等等为他向上天祈福。根本不需要任何命令。
  当旁人不解地问起来时,他们都能滔滔不绝地说出昭太子的恩德。
  一时间,全国上下,那些敬仰昭太子的百姓们期盼他能转危为安,而自发地设坛祭天等等,祈祷他可以好起来。
  至于说昭太子污蔑周王轻薄他!
  开什么玩笑?
  他们家太子的品德人尽皆知,美貌也天下无双,绝对是那周王道德败坏,觊觎太子!
  在这人心忧忧的晦风惨雨之中,处于暴风眼的昭太子澹台莲州正在紫微宫休养身体。
  刺杀是没成,但先前身体崩了、大病一场是真的。
  黎东先生来拜访他时,问:“臣从赵蛟处听说太子在路上病了几日,险些回不来了。”
  澹台莲州摸摸鼻子:“那也不至于吧。”
  黎东先生看他左右,堆满了书,道:“太子请把这些书都给撤了吧,别看了。正好趁此机会,休息一段时间。慧极必伤,正是如此。您整日冥思不停,再不改改,只怕接下去还会生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