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节

  这年头,对天地发誓,还是有些用的。
  迎接太子,纪元的一行人,只觉得头疼。
  这个纪元怎么就不按常理出牌。
  如今他羽翼丰满,谁又能拿他怎么办。
  世家大族的臣子们脸色难看。
  他们早就说,赶紧给纪元说亲,拉拢到自家阵营,可谁料他抢先一步,直接找了个小门小户占住位置,根本不给他们机会。
  皇室那边则在看太子的想法。
  谁料太子竟然主动解围:“是啊,程夫人落落大方,明艳聪慧,跟纪元正相配,你们就不要再打听了。”
  啊?
  太子你?
  你那些堂妹表妹们,可都想嫁给纪元。
  你这句话,岂不是绝了她们的心思?
  一肚子弯弯绕绕的众人,终于来到新皇面前。
  纪元被新皇身边的李首辅吓了一跳。
  他这次出去,也就三四年的时间,李首辅如今苍老的厉害,花白的头发似乎没什么光泽。
  看着就是个垂暮老人。
  李首辅今年,七十三了。
  怪不得他没有迎接,而是在皇宫内等着。
  李首辅愣了片刻,才慢慢说起赞扬的话,好在逻辑还是在线的。
  朝中众人,似乎早就习惯了。
  便是政敌,也等李首辅说完。
  这并非是政敌们大度,而是要展现自己的风度。
  不跟老年人计较。
  因为都知道,李首辅撑不了太久了。
  先皇曾说,要让李首辅干到七十五再走。
  如今已经七十三的李首辅,或许逐渐会成为朝中的摆设。
  一个摆设而已,不会有人再跟他针锋相对。
  纪元向皇上行礼之后,又来到李首辅面前。
  李首辅朝他微微点头,笑道:“做的很好。”
  “给李首辅赐座。”皇帝开口道,“端些参汤上来。”
  满朝文武立刻夸赞皇上恩德。
  朝中又恢复热闹。
  打了大胜仗,还开疆扩土两个地方。
  朝中不兴奋才奇怪。
  太子被众人围着夸赞,二十的年纪便带兵带出这样大的胜仗,真是厉害云云。
  纪元还在李首辅身边,李首辅朝他微微抬头,让他看对面的一个年轻人。
  “大哥果然厉害,三弟实在敬佩。”
  大哥,三弟?
  纪元眼神微变。
  三皇子?
  也是,没记错的话,三皇子今年十八,确实可以到朝堂议事了。
  太子早就知道这事,故而反应还算平淡。
  他手握这样的政绩,不会有人能越过他。
  想到这,太子看了看纪元。
  只要纪元站在自己这边,就绝对不会有问题。
  这场庆功宴,一连开了半个月。
  民间的集会歌舞也没停过。
  一直到中秋过完,似乎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息当中。
  时间过的还真快。
  去年这个时候,纪元还在准备婚事。
  如今则在京城,等着授官。
  说起来,纪元如今,倒是没什么职位的。
  从三品的督军,不过是个临时的职务。
  之前是肃州的知州,之后代任南齐府的知府。
  如今这些位置都有人填上,而他倒是无官一身轻了?
  不是不想给纪元职位,而是不知道给他什么位置。
  京官跟地方官不同,地方官跟临时的督军职位还是不同。
  所以给他什么职位,让朝中犯难。
  而且大家都知道,皇家还是有意让纪元去管内务府的橡胶司。
  朝中商议来商议去,干脆先给纪元一个翰林学士的位置。
  都说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二十五岁的纪元,先进了翰林院,便表明皇上对他的态度。
  除了满意,还有其他的吗?
  所有人都知道,纪元半只脚,已经迈入内阁了。
  若不是年纪不够,以他的政绩,直接进内阁当大学士,那也是可以的。
  这可不是夸张。
  在纪元做督军的时候,天齐国内里的变化,堪称巨大。
  不管大家习不习惯这样的变幻,可都要适应它。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纪元。
  纪元回到家中后,也在看各方来的信息。
  他带着柴烽,刘宝,邬人豪把自家收拾好之后,又拿着程家的钥匙,把程家也给打扫干净。
  剩下的时间,则往李首辅家走了一趟,再把手头的信件整理好,算是对天齐国的情况大概有个新的了解。
  他们在滇州府打仗这两年,外面的消息不怎么灵通,肯定不如京城这边消息多。
  京城还是老样子。
  可外面的世界,已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蒸汽工厂,即将全面爆发。
  准确是说,蒸汽工厂的建设,将在天齐国全面爆发。
  从永康二年开始,纪元的蒸汽工厂初见规模。
  一直到永康三年,产能才真正迸发。
  有人说,一座千人的蒸汽工厂所产出的产能,抵得过万人,乃至十万人的小作坊。
  这并非夸张,而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人力跟机器力量的对比,还是太渺小了。
  如果说蒸汽机最开始,只是在各个废弃井矿中得到重视,算是小范围的震惊一圈人。
  那蒸汽水泥厂的出现,则是告诉了所有人更多的可能。
  纪元筹划好几年的蒸汽水泥厂,终于发挥出它的作用了。
  谁让肃州的水泥厂,在他离开这一两年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肃州。
  永康元年投产的水泥厂。
  如今已经是永康四年的九月份。
  从纪元离开肃州,正好过去两年多的时间。
  蔡丰岚只怕耽误了纪元留下来的东西,所以完事做的小心细致,也尽量把事情做的完备。
  但即使他心里有准备,却还是被源源不断产出水泥的工厂震撼。
  如今围绕水泥厂一圈,已经建起工厂的区域,从工人宿舍再到工厂食堂,以及工人们特有的集市。
  基本快有一个城中城了。
  不过最让人侧目的,还是这座城中城的道路。
  一切都是由水泥铺设的,光滑,平整,好看的水路。
  所有的马车牛车都喜欢这样的路,因为太省力了,可以多拉很多东西。
  可惜的是,蒸汽车一直出现问题,没有研究出能使用的蒸汽车。
  随着水泥厂产能的稳定,更多水泥源源不断的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