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节

  或许有个人,可以帮他完成这些事情。
  纪元。
  远在肃州的纪元。
  可他跑得实在太远了,跑得也太快。
  不过他那些事,也只有在肃州才能完成。
  李首辅沉默片刻,又道:“尽量拖延他回京的时间,他在外面时间越久,羽翼越丰满。”
  跟李首辅猜测得差不多。
  楚大学士的事情了结,朝中恢复往日的平静,一切都在照常进行。
  所以,纪元就被提了出来。
  八月中旬,京城陆陆续续知道纪元在肃州的事情。
  一个蒸汽机抽水机,可以救活废弃的井矿,这是大好事。
  一个熟橡胶,可以让橡胶的应用更加广泛,更是好事。
  无论是士族还是皇室,都对纪元赞不绝口。
  毕竟其中的利润,都是他们拿了。
  就在大家又要对纪元大夸特夸的时候。
  矿工协会。
  矿工公约。
  同时被提了出来。
  还说肃州大部分矿工,以及当地的矿场经营者,已经签下了。
  那公约被拿过来一看,不少人脸色难看。
  好好好。
  这是公约?
  这是让矿工们当老爷。
  如果真的按照这种方法执行,天知道他们要损失多少银钱。
  还规定上班时间,规定加班工资。
  干的少了,却要比之前拿更多的钱,凭什么。
  更有人觉得心里发慌。
  这也是楚大学士一定要回朝堂的原因之一。
  楚家,王氏家族,可是有不少矿产的。
  他们一定要打击这个所谓的公约。
  只是如何打击?
  直接对纪元下手?
  可他太聪明了,他做的东西,都是大家需要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回京。
  只要回京了,他就算有再多的手段,也施展不开。
  让他在翰林院,或者去工部,天天研究这些东西即可。
  至于研究出来给谁,那就不是纪元说了算的。
  但楚大学士这事,让朝中无暇分心。
  如今十月份了,终于提上日程。
  可如今 天寒地冻,消息难以传递。
  西北肃州更是寒冷。
  想来等到开春二月,那边才能收到消息。
  而这些时间。
  足以让矿工们,都知道这个公约。
  听说粤地已经在实行了。
  或许不会严格遵守,但那些人的生活条件确实有改善。
  这个事可不能让更多矿工知道。
  否则。
  否则他们还不要闹翻天。
  不过让纪元回京,肯定要有个好名头,不能直白地说,你触动我们利益了,所以让你回京,那样可以好好看管。
  自然是说,纪元功劳极大,让他升职回京。
  朝中热热闹闹讨论着,糊涂地在为纪元高兴。
  聪明的却知道,纪元这次回来,估计再也出不去了。
  他一直推脱的婚事,这次也不会顺着他的意。
  京城中想让人妥协的话,有的是办法。
  纪元再聪明,他也是一个人。
  斗不过满朝文武的。
  让大家意外的是。
  李首辅竟然站出来,开口道:“纪元的任期还未到,等任期满了再回来,也是合情合理。”
  今年才是纪元在肃州的第一个任期。
  至少还有三年时间。
  三年。
  他又会做出什么东西?
  若真给纪元三年时间,他们还能困住纪元吗?
  李首辅是不是老糊涂了。
  让不让纪元回来这件事,朝中再次争论起来。
  皇上也有不解。
  不过文大学士站出来道:“如今户部缺人,纪元要是能回来,那是再好不过的。”
  这位自从走到台前,便一直和气,还跟在李首辅身后的大学士,终于站了出来。
  文大学士的意思很明显了。
  他支持皇上,也支持世家。
  让纪元回来吧。
  回来之后,他的前程依旧光明。
  而且文大学士点名要他,明摆着要让纪元做他的接班人。
  户部尚书钦点。
  自己又有政绩在身。
  纪元入阁之日,指日可待。
  他们又不是要坑纪元,只是让他回到正轨而已。
  李首辅头发花白,看向五十多岁的文大学士,笑道:“可巧,吏部也是缺人的。”
  啊?
  户部尚书要人。
  吏部尚书也要人?!
  等会,李首辅你不让纪元回来,是不是因为谈好条件,让他跟着你做事?
  旁边反省回来的太子动了动嘴唇。
  他最近要将功补过,去绥许城,参与跟河辉国的战事。
  打赢一场胜仗,对他来说是极好的,能挽回一些声誉。
  所以,他也想让纪元跟着。
  纪元本身也会些枪法剑法,他要是跟自己一起去绥许城,一定能立些战功,还能帮自己想主意。
  太子不好开口,他身边的党羽便提议了。
  “绥许城跟河辉国的战事很快就要开打,纪元十分了解滇州府,也跟河辉国打过多次交道,若他能去督战,做太子殿下的副手,似乎是最合适的。”
  说罢又来了句:“等大胜归来,一起班师回京。”
  这似乎也不错?
  皇上跟李首辅微微点头。
  皇室跟世家却不同意了。
  他们本就想趁着纪元羽翼未满,让他回京,也更好控制。
  要是拿了战功,岂不是又多了反抗之力?
  所以朝中分为好几派。
  害怕纪元再搞出什么幺蛾子,又想用他的人,比如皇室跟世家,想让他快点回京。
  给他高官厚禄,给他娇妻美妾,最好多生几个孩子,用血脉,家族,荣誉,地位,金钱,来绑住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