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节

  县学里的同窗也是。
  这次来府城,发现府城的人同样如此。
  但纪元却并未抛下他们任何一个人。
  他怀里,还带着纪元写给小河的信。
  当然 了,还有赵夫子他们的信件。
  大海忽然想到小时候学过的一句话,良师益友。
  纪元就是这样吧。
  要是聂世鸣在这,知道大海的想法,或许就不会再纠结圣贤书不圣贤书的事了。
  一本书怎么解读,怎么背诵,怎么运用,在乎读书的人,不在乎书籍本身。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路线不对,知识越多越反动。
  可这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天下的人,是天下的风气不正。
  送走大海,纪元没事就跟李锦出去闲逛,还去了东市第一街,栖岩寺故地重游,又找了之前的夫子们叙旧。
  唯独不好的是,本地府学学政多次找他去讲课。
  现在的建孟府学政,知府,早就换人。
  但对纪元的热情依旧。
  纪元推脱不成,便去讲了几节课,竟也引来无数学子围观,课堂挤得都没地方站。
  好在他等的人,终于在五月之前回来了。
  数科,高夫子。
  如今的建孟府府学,已经没有数科这门学科了。
  都说这学科无用。
  高夫子的时间也就更多了。
  纪元忍不住吐槽:“有眼无珠。”
  高夫子点头:“说得好。”
  府学掌印殷博士无奈:“没办法,如今科举又不考这个。”
  这也是实话。
  大家并未过多闲聊。
  转而把目光放在高夫子手里的材料上。
  “这是上好的钢材,让他们研究了两年多,这才研究出来。”
  蒸汽机这东西,不是说造就能造的。
  材料,工艺,设计,甚至维修,每一个都是难点。
  现代一个小小的工艺品,看起来稀松平常,那也是很多经验技术集合而来。
  普通国家根本造不出。
  因为工艺也是要一点点进步的,直接吃口胖子,那绝对不可能。
  蒸汽机,这种更复杂的工艺品,更不用说。
  高夫子他们几乎是从头开始。
  要不是凭借对蒸汽机的兴趣,甚至还有对纪元的信任,他们说不定早就放弃了。
  没错,是他们。
  高夫子的师兄弟们也在帮忙。
  如今刚刚把适合做蒸汽机的钢材给做出来。
  这些东西,是他们跑到附近一个大窑洞里,那里的炭火温度足够高,窑洞的主人技术又好,把里面温度控制得也稳定,这才有了这批钢材。
  反正那烧窑的主人快烦死高夫子他们了。
  好几年的时间,一炉子一炉子地烧,上好的炭用了不知道多少斤,看得他都心疼。
  不过连带着,这家烧窑主人的手艺也是越来越好了。
  被高夫子的师兄弟们折磨出来的。
  纪元等的,就是高夫子他们。
  高夫子道:“这次的钢材还要再试试。”
  “蒸汽机的动力太足,如果钢材不够稳定,那很容易炸炉。”
  “除此之外,冷热不够均匀,也不够稳定。”
  “密封性也有问题,好在有橡胶在,可以适当解决这个问题。”
  “只是橡胶太容易损坏,不到一天时间,就要更换密封塞。”
  这些问题纪元一一记下,他要是想到答案,立刻给他们送过来。
  橡胶容易损坏这件事,纪元同样没有太多办法。
  水冬瓜树的橡胶本就是替代品,质量确实很一般。
  但一天换一个塞子,就说明蒸汽机要停工片刻。
  而停工片刻便意味着,许多热能又被浪费了。
  这么看起来,问题还真是多。
  一群人在这边写写画画,殷博士看得无奈。
  一般到这个时候,他看热闹就好了。
  几天下来,纪元对蒸汽机的进度算是有些了解,不过他道:“要不然,大家想想,怎么改进橡胶?”
  高夫子众人看向他,表情严肃无比。
  纪元刚要摆手,众人就道:“好,改进橡胶!”
  “我们就不信了,弄不出来稳定的蒸汽机。”
  纪元看的都要泪目了。
  同时心里更是暗暗道,这数学,化学,物理,一定要捡起来才行。
  上辈子那个世界吃的亏,这辈子绝对不能再犯。
  纪元虽然想继续跟着研究,可他必须要上路了。
  能在这停留快十天,已经是耽误事。
  五月初三,纪元跟殷博士告别,同时也跟李锦,周家兄妹,还有来送行的高夫子他们挥手。
  纪元骑着租来的马匹,一路往京城方向。
  这次不再停歇,直奔目的地,京城。
  京城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呢。
  比如聂世鸣押送过来的犯人王长东。
  再比如让程大人惊恐万分的秘密。
  此去凶险,却让纪元忍不住添了斗志。
  是非曲直黑白,自有定论。
  虽是一个人,纪元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同,朝着目的地进发便是。
  一路疾驰,五月二十二晚,纪元敲响自家的门。
  京城的风光还是那般,善内街的风景也如他离开时一样。
  善内街纪家宅子被人从里面打开。
  蔡丰岚下意识扶了扶自己的叆叇,开口道:“谁啊。”
  蔡丰岚话音都没落下,直接道:“纪元!”
  “真的是你?!”
  “天啊!四年没见了!”
  蔡丰岚还跟之前差不多,只是叆叇换了一个,镜片更厚了。
  纪元给他的叆叇他一直收着,不时还拿出来看看。
  今日早上甚至还拿出来擦了擦。
  而今天晚上,便看到纪元本人了!
  兴奋过后,蔡丰岚左右看看变了脸色:“你怎么回来了。”
  “如今京中子弟,都想往外走,不该回来的。”
  纪元笑:“所以我才要回来。”
  什么意思?
  蔡丰岚不解。
  什么叫,所以他才要回来?
  第153章
  第153章
  蔡丰岚在化远四十一年中了举人。
  四十二年中进士, 为二甲二十三名。
  当年八九月份,蔡丰岚考上庶吉士,一直在翰林院做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