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节

  “一封信,来回要快一年!谁理你!”
  “我告诉你!被贬到这,就没有出头之日!”
  “还修水渠,还榨油,还弄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你能!”
  纪元听着动静,不像是单纯地抱怨,好像还拿石子砸他家的墙?
  刚刚还在房间里回信的邬人豪出来了。
  邬人豪,安大海他们都有信件,这会眼圈都是红红的,显然是读到家人的信了。
  纪元倒是被拉回视线。
  也是,太远了,正荣县的信件都没寄到。
  不过纪元还是有些自信,正荣县的夫子们,肯定不会忘了自己。
  至于外面骂骂咧咧的人。
  纪元给邬人豪一个眼神,邬人豪快步出去,直接把人拎到远处。
  以邬人豪的身板,很轻易地把人弄走。
  可那人喝醉了酒,估计也知道邬人豪不会真的伤人,自己连滚带爬又过来了。
  不等他说话,安大海一盆凉水浇在他头上。
  纪元直接道:“所谓喝醉的人,其实都有自己的理智。”
  “你这样装疯卖傻,我也不会觉得是酒后失言。”
  纪元无论是功名还是本身的官职,都资格这么对眼前的知事如此说话。
  更多的,自然还是因为这个人在装疯卖傻。
  那知事果然一顿,纪元直接道:“既然你这样闲,本官给你一项公务。”
  “兽医学校旁边,开一个官学。”
  “什么时候去你那上学的学生超过大海的兽医学校,本官便会举荐你去其他地方。”
  知事想反驳,你自己都自身难保,还举荐我?
  纪元直接说:“反正对你而言是个机会,信不信由你。”
  “对了,要是你的学生里,能考上三个秀才,那也算你过关。”
  这人怎么也是举人,给学生们启蒙也是好的。
  至于其他支持?
  一概没有。
  大海的兽医学校也没什么支持啊,都是靠学生们自己送些大米,都能维持住生计。
  知事又被邬人豪扔出去。
  本就醉酒的他,这会也不知道脑子是不是混沌了。
  纪状元给他两个选择,一个学生超过安大海,这绝对不可能。
  这地方的人宁愿学兽医,也不会来读书的。
  再说,本地的学生,甚至要从官话开始教,太难了。
  教出秀才?
  这更难啊。
  本地怎么可能出秀才。
  好像私塾也就几个,还只是大村寨里面有。
  可也有人说了,秀才考试,算是本地的考试。
  纪元先县里考试,然后再去府里考。
  而州相关的秀才考试,也应该是先县试,接着是州试。
  但宁安州到底不同。
  他不交税,其实是没有科举考试的资格,就是没有正常化。
  故而本地的县试也是跟隔壁镇南关并作一起。
  府试则去武新府考。
  他们宁安州本地,是没有一个县试名额的。
  当年本地的刘大人考试,便千辛万苦在镇南关读书科考。
  其他几个秀才也是如此。
  本地大概率是一个秀才也教不出来的。
  这倒也正常,没有正常的税收,就没有正常的“福利”。
  科举,确实是个福利。
  只是宁安州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些情况,纪元心知肚明,可还是给他出这样的难题。
  在宁安州办私塾,跟白手起家有什么区别!
  纪状元分明是在为难他!
  知事从地上爬起来。
  他好歹是举人,为什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就是得罪了一个看不顺眼的同窗?
  至于这么整他吗。
  知事走出去,准备再去买酒。
  就听酒肆里面都在讨论纪状元。
  “那位小纪大人可真厉害。”
  “谁说不是呢,一会能看出来果果可以榨油,一会指点了染坊如何染布,那布料,真的是好啊。”
  “我家的水渠才叫好看,我告诉你们,我还提前订了鸭苗跟鱼苗,明年我肯定用上。”
  大家一阵夸赞,不过那话里的意思,明显打算效仿。
  这个酒肆在夸,他换一家去。
  可哪个酒馆里,都会有纪元的名字。
  他或许还在为什么事烦恼,可其他人已经感受到纪大人带来的改变。
  有人说他就是天生神童,否则做不到这种地步。
  也有人说,要是纪大人能带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也愿意交田税。
  最后一句,还是被人反驳了。
  不过意思明显有些松动。
  这也行吗?
  不过也是。
  要是有更好的生活,交税也是应该的。
  听说,今年的染布作坊,应该就会开始交税。
  因为他家掌柜直接带着布料去武新府了。
  可武新府还没到,就被镇南关的布料商拦下,说是喜欢得不得了。
  如今已经预定了,说是正在谈生意。
  这件事,自然还是跟纪元做橡胶的附属品有关。
  虽说宁安州也有些商贸往来,但这种稳定的,用银钱来换的买卖,却不是很多。
  宁安州先收上来的税款,竟然并非田税,而是商税。
  衙门不少人都愣住了。
  再看看对方预定的布料数量,他们已经在算能收多少税!
  纪元听到此事的时候,一口水差点没喷出来,甚至点了些怨念。
  啊?
  这也行?
  他研究橡胶还没成,怎么橡胶的附带产品,一个比一个火爆?
  刘大人甚至无师自通,在商量招更多人来做染布。
  毕竟怎么把布料染得更好,是他们宁安州才知道的事。
  或许以后会流传出去,但是没关系,让他们先占住这块买卖再说。
  纺织行业,古往今来都是非常重要的。
  人都说衣食住行,衣服甚至排在头一位。
  纪元甚至隐隐觉得,这个科技树虽然点歪了一点。
  或许也是歪打正着?
  不管怎么样,现在看起来,除了他的橡胶还没做出来之外,其他都挺好的?
  宁安州衙门里。
  今日罕见没喝酒的知事盯着纪元看。
  为什么,为什么他做什么成什么。
  连布料的生意都能做出来?
  那老板甚至还道:“多亏纪大人,纪大人说让草民把布料带出去售卖,没想到果然打通销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