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节

  路过建孟府,路过家乡,纪元心情并不算轻松。
  好在有一件事,着实让他开心。
  小黄!
  这次要带小黄走!
  不管怎么说,他这一趟出来,还是有收获的。
  至少考了状元回去。
  他化远三十八年二月来的京城。
  三十九年二月再离开。
  这一年,过的有点太精彩了。
  纪元跟同样骑马的邬人豪道:“你的枪法练得还挺好的,能不能教教我。”
  别说邬人豪震惊,回乡的章进士同样震惊。
  章进士直接说出心中所想:“纪元,你是要当个全才吗?”
  文举第一。
  回头再考个武举第一?!
  你还是人吗!
  真不想跟你这种人做同僚啊!要被你卷死了!
  第111章
  第111章
  纪元也没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学武, 说自己是用来防身的,大家也不信啊。
  但其实现在学,已经有些临时抱佛脚的感觉。
  从二月初三从京城出发, 一直到二月十五, 终于到了地方。
  邬人豪是有些委屈的, 他个子高, 人也壮,所以骑马的时候,经常要让马匹休息。
  别说他了,一路走来的人,都怕马儿被他累到吐白沫。
  放在其他时候,邬人豪倒也不着急。
  但这次不同, 他总觉得,纪元是想快点到建孟府,具体为什么,他说不出来, 就是隐隐有这种感觉。
  现在终于到了, 邬人豪也放心了。
  到了建孟府, 一起回来的人分道扬镳。
  章进士等人跟纪元拜别,大家都是同年,还都是同乡,以后官场上的照应必然不会少。
  纪元朝他们拱手,自己这边也要去找殷博士,邬人豪也要回家, 他娘被接到建孟府医治之后, 一直在这边住着。
  府学还请了他家亲戚帮忙照看,加上他考上武举之后寄回来的银钱, 他娘的病好多了。
  但说起来,也是两三年没见,肯定要去见他娘。
  纪元道:“你放心,我还要回村里一趟,到时候咱们坐牛车过去,到时候也不赶时间,可以慢慢走。”
  邬人豪松口气。
  那就太好了。
  现在对他来说,牛车比骑马要好。
  说句不好听的,他真的怕什么时候自己把马累死了。
  纪元知道他的想法,还笑:“回头寻匹好马,你这身形,就应该买一匹厉害的马匹。”
  但是好马贵啊!
  不过有个想法也是好的。
  两人不再多说,各自去忙事情。
  纪元直接去找殷博士,寒暄过后,他的第一件事便是。
  “您,林大人,程教谕,都不要再查当年的事了。”
  殷博士听程教谕提过了。
  但没想到,纪元竟然不让他们查?
  还是说纪元已经知道什么?
  纪元并不打算多说,如今对方到底是谁,还不知道,殷博士他们知道得越多,反而越危险。
  “总之不查就好,程教谕那边我也不好送信过去,殷博士你一定好告诉他们两位老师,绝对不能再管。”
  纪元不是个无缘无故说这些话的人。
  他既然这么讲,肯定有其原因。
  “对方不好招惹?”
  纪元笑:“再不好招惹,也这样了,等学生弄清楚真相,咱们再说吧。”
  “而且这事也不着急。”
  话是这样讲。
  可殷博士的眉头已经皱起来了。
  再见纪元跟儿子殷茂还是如平常那般闲聊,心里又放心了些。
  殷娘子做了一大桌子好饭菜,吃饭的时候,李锦,蔡丰岚也来了。
  他们两个看到纪元,快步走过来,眼神带着兴奋:“你终于回来了!”
  “这一去,就是一年多啊。”
  “考上了状元,实在太牛了。”
  考上状元?
  都一年过去了。
  而且也只是个开始而已,他如今的情况,可没有因为状元变得更好。
  纪元笑:“考上状元,也不过是任职的第一步。”
  为什么这么说?
  殷博士隐隐知道一些,但消息还没彻底传过来。
  等吃过饭,大家喝茶消食时,众人坐不住了。
  “去哪?你再说一次?”
  “滇州府?!”
  “开什么玩笑!”
  殷博士也不敢置信。
  他这种二甲十几名,都能派到建孟府做掌印教官,任期满了,大概率直接升任右训导。
  纪元一甲第一,连中六元。
  让他去滇州府?
  还是最远的宁安州?!
  “我之前听人说,你会分到应天府。”
  “怎么突然成这样。”
  这事也瞒不住,纪元道:“五王爷发话,让我去宁安州历练。”
  大家欲言又止。
  这叫历练?
  这叫送命!
  水土不服,瘴气毒虫,是会要人命的!
  纪元这样一去,谁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若再没有突出的功绩,什么时候能调任?
  吏部还会记得他吗?
  说句不好听的。
  纪元是状元,但再过两年,又是乡试年,再有会试年,最新的状元又要出来了。
  那是真的山高皇帝远。
  殷博士知道的还更多一些。
  为什么说应天府好?
  那里已经隐隐有副都的意思。
  都说旧都洛阳,是许多皇亲国戚,文公大臣养老的地方。
  像李首辅要是在这轮权力斗争中失败。
  他多半也会去洛阳养老的。
  再说京城顺天府,大家都清楚,皇上在哪,皇权就在哪。
  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金陵应天府,则掌握江南大半财富。
  天齐国大半稻米,税收,都靠那边。
  说是副都也不为过。
  朝中隐隐还有,要不要迁都应天的说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