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节

  不过每个学生必须至少选两门课,年底岁考的时候会考究,如果成绩不行,也会连累主科成绩。
  意思就是,四书五经在固定的教室,固定的时间。
  学生们必须去。
  所有科目都必须要考。
  礼乐书数射律这种,算是选修课,老师固定开设,学生们想去就去。
  年底了六门里面考两门即可。
  主科跟辅科加起来,形成年底的成绩,决定明年你在哪个班上课。
  第一堂,到第十堂。
  就看你们自己的成绩了,成绩越好,夫子们也越好。
  现在府学几个进士教授,都在第一堂里教课。
  第二日,李勋继续介绍道:“你们之前也知道,秀才也分为很多种。”
  纪元点头,就算县学也分的。
  廪生秀才,总的是廪膳生员,算是府学的正式学生,不仅每个月会发银钱,每天都会发米粮鱼肉。
  就是廪生秀才,朝廷包吃包住。
  但廪生是有名额限制的,建孟府府学的廪生名额共计八十人,早就填满了。
  跟府学宿舍一样,一直没有空位。
  纪元,白和尚,蔡丰岚按理说也该是廪生秀才,可府学名额满了,他只能算是增广生员。
  这部分学生就没有包吃住的好处。
  还有一部分学生,比如李勋跟李锦。
  他们是“补取”进来的,被称为附学生员。
  补取不用说,两人都是托了关系进到府学,所以被称为补取。
  这部分学生,本就没有包吃住的好处,不仅如此,每年还要额外再给一部分费用。
  总结下来便是。
  第一等学生,廪生秀才,考进来的,并且有正规名额,一个萝卜一个坑。
  第二等学生,增光生员,同样考进来的,但是学校位置不够,你们要排队等第一等学生离开,才能补他们的空缺。
  第三等学生,附学生员,花钱进来的旁听生,除了听课之外,其他好处一点也没有,更不能进阶。
  蔡丰岚听的头都大了。
  在外面上学也太复杂了点。
  可再看看上面的主科跟辅科,不管哪一种,都让他心甘情愿留下来。
  不说只要成绩好,主科老师的水平就会更高。
  只讲六门辅科,放在其他地方,想学都学不来。
  单拿礼来说。
  很多穷苦出身的读书人不知该怎么行礼,不知道谦辞要怎么说,恭敬又要怎么说。
  待人处事,都需要学习的。
  后面的乐,懂雅乐的夫子十分难寻,不是在府学,你自己单独去请一个?
  李锦家都会觉得吃力,何况他们。
  在纪元看来。
  府学已经接近后世的大学了。
  主课也好,选修也好,都在理解的范围内。
  就是把学生分为三等,跟后世还是不同的。
  前两者差不多,就是一个有补贴,另一个没补贴。
  最后一个,像是塞钱进来的旁听生。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现代人的玩的一套,古代人看来早就在玩了。
  不过要不是李勋跟他们解释,大家还要迷糊一阵。
  听了上面的之后,再看手里的课薄,课程表,心里就明白要怎么办了。
  府学每九日休一日。
  每日上午两节课程,科目或许不同,但时间固定。
  按照课表去固定的教室上课即可。
  下午三节课,第一节课固定。
  后面两节课选择自己喜欢的辅科。
  如果这一天的课程上满,那时间还是很紧的。
  但要是不想上,在下午第一节课上完,就可以出去玩了。
  府学并不规定其他,但凡府学生都能自由进出。
  还真是大学,甚至是选修课不点名的大学。
  在这里学习,全看自己自觉不自觉了。
  如果贪图享乐,很快就会混成李耀众之流。
  想要认真学习,那可学的东西太多了,能填满整天的时间。
  李勋在明伦堂前跟他们分开。
  李勋在第三堂上课。
  纪元他们这些新来,都要去第十堂,也是最后一个班读书。
  只有等到年底岁考,重新按照成绩分班,他们才能进一步。
  但如今来说,便是第十堂的夫子们,也是很厉害的了。
  至少都是举人!
  或许不如罗博士,殷博士他们那般厉害,至少也是举人了。
  纪元看了看课薄。
  七月初九。
  上午第一节课,孟子。
  纪元,蔡丰岚等人踏进学堂,不少都看过来。
  没办法,整个府学里年纪最小的学生,纪元,今年的小三元,这还有人不知道吗?
  “这就纪元?”
  “不是说他家境不好吗,看着不像啊。”
  “竟然有几分风采。”
  “他们四个好怪,一个年纪小,一个眯眯眼,一个是个和尚?还有一个,看着傻里傻气?”
  纪元心道,我们都听得见啊。
  年纪小说的是他,眯眯眼,近视的蔡丰岚?
  和尚不用说。
  不会在说李锦傻里傻气吧?
  李锦瞪了过去,就又有人道:“还真以为纪元清高呢,不是说他更喜欢他们县学,不愿意来府学?”
  这又是从哪传出来的。
  纪元当时确实没有登记回来的时间,但也没说过不愿意来府学啊。
  估计是大家传来传去,纪元成了目光短浅的那个。
  “说不想来府学的,都是装的。”
  “就是,有本事真的不来。”
  “别说了,他来不来上学,跟你我有何干系?为何这样酸。”
  “就是快闭嘴吧。”
  “可惜,这三个人都不像能踢蹴鞠的,身板不行啊。”
  小三元的名声响亮,自然也招人眼。
  纪元看向说话的几个人,抱着孟子书籍坐到后面,并不管别人怎么说。
  踢蹴鞠倒是让他耳朵动了动,不过看看自己的身板,跟那几个帮他说话的人比,好像确实不好上场。
  纪元剩下的思绪,就在即将开始的课程上,不知道这里的举人上课,是如何上的。
  纪元有过两位举人夫子,罗博士跟殷博士,无不都是厉害至极的夫子。
  所以对接下来的夫子抱有很大期待。
  正想着,府学钟声敲响,负责教导《孟子》的举人博士出现。
  纪元,白和尚,蔡丰岚,李锦,四个人头一次来,下意识抬头看过去。
  只见那位夫子竟然急匆匆跑进来,环视一周后,盯着刚坐下的纪元。
  那举人夫子呼吸急促,像是破风箱一般嘶吼:“纪元!你好的很!你好的很!”
  纪元:?
  他确实挺好的,但发生什么事了。
  纪元打量对方,这才开口:“陈举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