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他离开前,嘱托大夫治好她,并叫了两个丫鬟来伺候。
  从天亮至天黑,一整日的灰蒙,浓云压顶,天上的雨水不断。
  他在外忙碌至将近亥时末,才终于回到总兵府。
  她已经醒了,正在照顾卫锦,那个孩子的烧还未退下去。
  她一遍遍地换洗变热的帕子,搭放到人的额头降温。
  明明脸色还很苍白,身子也病弱,却不让丫鬟去弄,偏要自己折腾。
  他听过丫鬟的回禀,扬手挥退了人。然后跨过门槛,走了进去。
  她回首看见了他,而后又是下跪道谢,每次见面,都是这般的流程。
  “不必谢我,看在卫陵是为国战死,你们是卫家家眷的份上,我才屡次相助。再有下次,我事务繁忙,分身乏术,不一定会救助了。”
  “柳曦珠,我最后告诉你一次,若是想在这里活下去,并非容易的事。你好好想清楚。”
  他俯看跪在地上的她,低垂脑袋,披散一头乌黑微卷的长发,瘦削的肩膀在轻抖。
  随后一滴泪落下,滴在灰色的砖石,溅起一朵泪花。
  他最后给她一次机会。
  明明白白地告知她。
  不再看她,转身离开,走进夜雨。
  倘若执迷不悟,世上美人何其多,少她一个不少,再找便是。
  但他相信,她很快会来找他。
  最好在他的耐心用完之前。
  他还从未对一个女人这般用心过。
  偶尔思索此事罢了,他又投身案上成堆的军务中。
  北疆那边,自卫陵被内外陷害战死,整个北方防线全然崩溃,疆土丢失大半,只余一个洛平立下军令状,挑起了大梁。
  西北黄源府,也自卫远和董明忠死后,这一年,匪贼卷土重来。从北方因狄羌侵扰而逃窜的流民,被各级官府城门围堵,不允南下京城致乱,便多往黄源府而去,匪患之势愈演愈烈。
  峡州这边,万不能出现意外,不若到时治罪下来,后果严重。
  父亲遗留下的养寇自重,他要想办法谨慎地处理了。
  若被抓住,是为灭门的大罪。
  ……
  那一年,他忙碌异常,整个年节也在战事中度过。
  不久后,听到一个消息。
  那个因海寇战乱而发热的卫锦,生出了痴傻的毛病,不过听过一耳,便驾马往军营去。
  又一个包袱压在她的背上,迟早有一日,她会屈服。
  好在卫朝那个小子,还算是个有本事的,服从苦役,军功虽不记头上,却是杀敌凶猛不畏死。
  但想卫家复起,是无望的。
  她的屈服,是在次年的春天。
  峡州的春来得很快,天气暖和,被海风吹拂而过的树木,在抽穗冒绿。
  他恰好忙完一段事务,得以暂时歇息。
  靠在椅上想起她,时隔有些久了。
  虽她的容貌并未忘却,却少了大半的趣味。
  便连派去那边的人,在他面前禀报她的事时,也有些懒怠了。
  她还在干洗衣的活,日夜不停。
  那双手是不想要了,他让送去的药,看来是没用了。
  实在没趣,要召一月前,被送来的那个歌伎过来。
  这段时日,旷的过久。
  “去把人叫过来。”
  夜深了,他吩咐丫鬟道。
  但便在他阖眸休憩等人时,门外响起轻敲声,随之是那个丫鬟的声音。
  “大人,卫三夫人过来找您了,想要感谢先前您的帮助。”
  他忍不住嗤笑。
  感谢?哪家的夫人,会在深更半夜,孤身前来一个男人的府宅,是为感谢?
  他可没那么空闲,就等她一个人。
  “让她回去,今夜我有事。”
  语气加重。
  “我让你去叫人过来,你叫了?”
  丫鬟忙地道:“大人,我这就去。”
  很快,脚步声远去。
  实在有些疲累了,尤其是与同僚属下饮酒过后。
  抬手松解颈间的两粒扣,他有些昏然地又靠回椅背,等着人过来。
  因而当门被轻轻推开时,只当是歌伎。
  门关合上,轻巧的脚步悄悄靠近他,一同飘过来的,还有一股馨然清淡的香气。
  紧闭的眼前,晃过一道玲珑的灰影。
  她来至他的身前,低声唤道:“大人。”
  清悦温柔的声音,是柳曦珠的。
  他一瞬睁开眼,果然看见是她。*
  是那张脸,不过与之前见到的都不同。
  涂脂抹粉,黛眉红唇。发髻也梳拢齐整,并非妇人的发式,是姑娘的样式,插着一支素净的簪子。
  身上的胭红衣裙,更是衬托整个人秾艳非凡。
  她低着头,被绦带勒紧的细腰不足一手掌握。望着坐在一盏油灯旁,椅上的他。
  “我让你进来了?”
  愣然过后,他反应过来质问。
  但话未出口,却见她朝他,抿唇轻笑起来。
  而后她微曲的膝盖,愈加弯下,最后跪在他的皂靴靴面。
  轻轻地,不敢把重量放在他的身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