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谢遇棠是永宁侯府幼子,年十七。
  迎回嫡小姐对侯府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但永宁候和世子都有官职在身,不能随意离开任职地,永宁候夫人又体弱,不能长途跋涉,所以接人的任务就落在了六公子谢遇棠身上。
  同来的还有侯夫人霍氏的心腹婢女林嬷嬷。
  随行侍卫有三十多,丫鬟婆子八人,马车也是上等雕车,锦帘绣窗,彩带飘香,内里装饰考究舒适,足可见侯府接回女儿的诚心。
  谢家人找上门来时,虞宁本是不想来京都的,她无拒无束长到二十二,有能力养活自己和女儿,已经没必要去认什么亲人了。
  但谢遇棠脸皮太厚,日日堵在家门口不让她出门,以侯府权势相逼,又用荣华富贵引诱,虞宁被他烦的头疼,还隐隐有些心动,好奇她的生身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想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答应了,随谢家车队进京看一看。
  永宁侯府谢氏是传承了两朝的名门望族,就算朝代更迭,皇帝换人做,也不影响谢家繁荣鼎盛。
  当朝皇太后就是谢家女,永宁候的嫡亲姐姐。
  如果虞宁真是谢家女儿的话,那皇太后就是她亲姑母。
  此生荣华富贵自是不用说。
  白皙纤细的手指掀开帘子,虞宁透过小窗看着京都繁华热闹的街道和商铺,暗暗在心里感叹世事无常。
  突如其来的永宁侯府,从没见过面额父母双亲,兄弟姐妹,这一切都离她太遥远,但又仿佛近在咫尺,伸手可触。
  临近午时,侯府派去南边接三小姐回家的队伍终于出现在侯府众人的视线内,为首的正是小少爷谢遇棠,他骑着高头大马,神采飞扬地带领队伍往家门口走。
  永宁候府的女眷们早早就等在了门口,已经站了半个时辰多。
  “这炎炎烈日的,何苦干站在正门口等,人到了再出来不就行了。”说话的年轻女子是侯府二房的嫡女谢妤华。
  谢妤华在谢家子女中行四,是为永宁侯府四小姐。
  烈日下站久了难免心浮气躁,更何况谢妤华是锦绣堆里长大的高门贵女,没受过这样的苦,但此时她也只能小声跟自家姐妹抱怨两句,将这点子怨气忍下。
  往前面看,永宁候夫人霍氏和二房夫人林氏都是年过四十的人,她们同样在日头下等了半个时辰,但却没有丝毫不悦。
  “给母亲与二婶问安。”
  谢遇棠翻身下马,弯腰见礼,一派悠然模样。
  但此时,宁候夫人霍氏和二房夫人林氏的目光都落在马车上,没空理会谢遇棠揶揄玩闹般的问安。
  霍氏闺名姝洹,出身寒门,但心气极高,最重体面,寻常不会失态。
  今日与失散多年的女儿重逢,当娘的终是忍不住泪意,马车里的人还没露面,她就湿润了眼眶。
  当她看见林嬷嬷扶着马车里的年轻娘子下来时,眼泪更是如断了线的珠子般落下。
  霍氏连忙迎过去,抛下身后的一干人等,紧紧抱住了刚刚下马车,还有些蒙的虞宁。
  “神悦,我的神悦,没错的,你就是我的悦儿。”霍氏抱着虞宁不松手,任是侯府众人全劝解也止不住地哭。
  “夫人别哭了,小姐已经回来了,以后的日子可多着呢。”林嬷嬷将虞小宝抱在怀里,一边安抚孩子一边劝解霍氏。
  “是呀,大喜的日子,长嫂可莫要哭了,快让三侄女进府吧,舟车劳顿许久,先歇歇脚喝喝茶再说话。”
  二房夫人林氏也跟着劝,但都不管用,霍氏这情绪开了口子就如放闸的洪水,怎么也停不下。
  几个女眷七嘴八舌地说话,场面相当热闹。
  最后还是虞宁扶住了霍氏的肩膀,正色问:“夫人怎知,没认错人呢?”
  “我是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单凭一个信物,怎能轻易断定我就是您的女儿?”
  虽然认亲的信物确实是虞宁从小戴在身上的,但认亲这样的大事疏忽不得,来龙去脉还是问清楚比较好。
  霍氏用手帕擦着泪眼,深呼吸平复情绪。
  旁边的二房夫人率先张口,“不会错的,神悦你可知,当年你走失的时候已经有五岁,模样初初长成,可怜可爱,长辈们都是认得的,如今你二十二,模样虽然有些微变化,但也是按着小时候的模子长的,我们只需看你一眼便知没有错!你就是谢神悦,永宁府侯府三小姐。”
  霍氏缓和过来,情绪平静了些,她含泪点头,目光舍不得从虞宁脸上移开,如珠如宝。
  “是了是了,神悦你五岁才从娘身边离开,为娘养育过你五年,是万万不会认错女儿的。”
  信物和长相都对上了,许多线索都能查询到,是不会出错的。
  虞宁微微叹气,心里也有尘埃落定之感,纵然丢失,但她从小欢欢乐乐长大,没受过太多苦,所以面对生母并无埋怨之感,只是有些唏嘘罢了。
  “我知晓了,虞宁确实是夫人的女儿,血脉无误,但……”
  虞宁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伸手握住霍氏的手,认真道:“但夫人,我如今不叫谢神悦,站在你面前的人,是虞宁。”
  霍氏收敛了泪眼,点了点头,欣喜万分,“好好,娘不叫你神悦了,叫你宁儿可好。”
  “嗯,多谢夫人。”
  忙活半晌,正门口的女眷们终于可以移步入府了。
  <a href="https:///zuozhe/pte.html" title="小词姐姐" target="_blank">小词姐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