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相较于枪炮导弹相关,显然地震预测装置更加合适,首先已经被注意上了,其次,在大众看来,它没有杀伤力,接受度更高,更容易打造孟秋同志“无害”的形象。
  因此,在讨论之后,上面拍板,公开!
  第119章 公开(一更
  华国说公开就公开,不跟你来虚的。
  于是这一天,各大主流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同一条喜报:热烈祝贺我国某保密单位研制出某先进装置!截至目前,已成功预测丰城地震、绪县地震、钟山地震……
  同一天,首都电视台还特别播出了一则专题新闻,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对该项装置进行了一个专门的介绍,同时还特别采访了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孟同志。
  新闻一经播出,便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这段时间对华国异常关注的各国:华国竟然承认了?!
  某些暗中准备搞事的国家:???不是……你怎么就公开了?这是我们准备干的事啊?
  国外怎么想的不重要,国内已经沸腾了。
  啥?
  地震预测?
  这事竟然真的?!
  早在之前丰城的消息流传出去时,就产生了不少猜测,大家都觉得,就丰城之前的那些操作,国家指定知道点什么。
  但毕竟官方没有回应,还处于猜测阶段,现在,报纸、电视都公布了,这事板上钉钉!
  大家震惊、激动、兴奋、骄傲,莫名有种“妈你啥时候背着我们整这么大事”的错觉。
  最激动的莫过于丰城人民。
  “看吧,看吧,我就说,咱们国家肯定提前知道!”
  “天!咱们国家竟然真的提前预测到了!难怪,难怪!”
  “感谢国家,感谢国家,如果不是国家,咱们这次真是在劫难逃……”
  作为亲身经历那场大灾难的人,他们最有体会,倒塌的建筑还没清理完呢,就赤裸裸地摆在眼前。
  他们都不敢想象,如果当时没有提前预测出来,现在会是什么场景。
  别说逃出来,哪怕是在大白天,那么大的地震,怎么逃?
  不是一片两片的地方,受灾地区是整个丰城,听说连首都都感受到了地震。他们还携家带口* 的,飞也飞不出去啊!
  越是回想当时的场景,心里的感激之情越深。
  感激国家,感激研制出这样好东西的研究人员,多亏了他们!
  电视机不是每家都有,大家挤在一起,看着电视上的新闻,将这位主要负责人孟同志的相貌深深地刻在脑海中。
  若是有机会,真希望她能来丰城,他们一定要当面对她说一声“谢谢”。
  全国上下都在讨论这件事。
  有对那什么先进装置感兴趣的。
  “哎你们说,这玩意儿怎么做到的?怎么连地震都能预测出来?”
  “那谁知道啊?跟咱们说咱们也不懂啊!”这么高科技的东西,那是一般人能懂的吗?
  “真是好奇啊,也不知道什么原理?难道钻到地底下去了……”
  “你打听那么多干什么?你不会是特务吧?”
  天生好奇心重的这人:“……”我冤啊,我比窦娥还冤!
  有对保密单位感兴趣的。
  “这是哪个单位啊?这么牛?悄没声息干这么大的事!”
  还有好奇那位特别采访的项目总负责人的。
  “这就是研制出那个装置的负责人啊?这么年轻!这也太太太有本事了吧?”
  虽然进行了专题报道,但实际上透露出来的有效信息并不多,别说具体原理了,装置到底长什么样儿,都没说。
  关于这位孟同志的介绍也相当简略,除了姓名、该项目总负责人的身份,其他什么都没说。
  可不就让人好奇吗?
  这么有本事的人,恨不得把她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都了解一遍。
  有人不知道,但也有人认出了她。
  京城部队大院。
  “这这这、这不是……小孟吗?!”
  相对来说,大院里家家户户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电视机基本上都能买得起。
  这个大个新闻,他们也知道啊,听说首都电视台晚上有专题报道,大家可不就守在电视机前收看?
  这一看就发现,这人我们认识啊!
  这不是季家小儿媳妇吗?
  她竟然是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
  有人不敢置信,傻愣愣地问自家男人:“这、这、这不会是季首长的关系吧?”
  “胡说八道什么?这么大的事,国家都盖章了,季首长有多大本事,能把自家儿媳妇塞进去当总负责人?”
  “所以……真是她研究的?哎呀妈呀!”
  有人想起来了:“难怪当初她能上城楼观礼呢?”
  梁主任家,郝婶子激动地来回走动:“怪不得她身边跟着警卫员,还是两个!带枪的!”
  “怪不得她工作保密……”
  “怪不得……哎呦我得去季家看看!”
  季家,叶女士总算知道老头子前段时间瞎嘚瑟个什么了。
  之前要保密,季首长一腔激动只能憋在心里,现在总算可以和人分享了。
  “我没说错吧,至少得八辈子的祖坟冒青烟!”
  叶女士道:“你们家祖坟可没那么能耐!”
  lt;a href=https:///zuozhe/ptd.html title=醉鱼仔 target=_blankgt;醉鱼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