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我有个同学遇到的事才奇呢,同样的实验,他们每回都只能在同一个实验室做,只要换实验室,就一定不成功……”
  听了他们的话,孟秋若有所思,她这也算是特定实验室才能成功的一种了吧?
  她好像摸到点头绪了。
  晚上回去,进入系统实验室,孟秋没有再重复实验,而是仔细地测了一遍实验室的微生态环境。
  其他条件都保持一致,却只能在这个实验室做出来,那就只有实验室的问题了。
  第二天,她又测了一遍所里的实验室,对比之后发现,果然,两个实验室的微生态环境不一样。
  她将现实中的实验室尽可能地模拟系统实验室环境,再操作了几次,终于成功了。
  多次研究发现,原来“?”这种材料很特殊,制备出来后,具有防火防水防辐射等多种功能,可以说性能很强大了。
  但是在制备过程中,它却格外的“娇气”,实验过程中,外部环境的一点点变化,比如温度、湿度改变了,它分分钟“死”给你看。
  得出它的这一特性,大家都服了。
  “原来是这个原因!”
  怪不得他们失败那么多次,谁能保证每次实验,外部环境一点不变的?
  服了,真服了。
  “这种新材料不是还没有名字吗?要不就叫‘娇气宝宝’算了。”
  提议的人收到了大家一致的目光。
  “这么看着我干嘛?”
  “你就没想过,以后这种材料在论文中出现,娇气宝宝怎么怎么的,娇气宝宝怎么怎么的……好听吗?”
  这个嘛,确实有点怪。
  “那叫什么?”
  这是一种全新的从未有过的材料,按理来说,研制出来的人是有命名权的,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孟秋。
  “组长,你给它起个名字吧?”
  “我吗?”孟秋挠了挠头,她就是个取名废,她的目光在实验室里扫了扫,有了,“要不就叫1004?”
  1004是他们这个实验室的编号。
  大家无语:“这也太随意了吧?”
  孟秋道:“我真的想不好,还是你们来取吧。”
  大家琢磨了又琢磨,这个不满意,那个也不满意,最后还是“1004”的叫了起来。
  还自娱自乐地说:“这名字,就算被特务查到,都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材料。”
  1004的特性过于优越,功能全面,性能强大,比他们前面研制的芳纶和特种陶瓷还高了不止一个水平。
  用在防护服上,都属于大材小用,它最大的用途是某些重大项目上,比如原子弹、卫星。
  因为这种材料过于重要,连内部刊物上都没有登,全国范围内,除了防弹衣项目组,其他知道这种材料具体信息的人不超过两只手的数。
  可能的话,大概几十年后,才会对外公布。
  那个时候,华国对这种材料已经充分使用了。学界将这种材料称为二十世纪三大材料之一。
  也有人吐槽它的名字过于简略,比起“1004”这个毫无特点的名字,大众更喜欢称呼它另一个名字——孟氏复合材料。
  孟秋的孟。
  眼下,1004还处于一级保密阶段,将它用上的大概还只有防弹衣项目组。
  第三代1.0版本的防弹衣用的是芳纶纤维及特种陶瓷;2.0版本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厚加重,增加防护功能,除了给前线的汽车兵使用,也分发了一部分到高炮师。
  他们现在要做的是3.0版本的,用的正是新研究出来的1004材料。
  3.0版本的同时也是p11防护服的阉割版。
  虽然材料研究出来了,但技术所限,还是没办法完全复刻出p11防护服,只能将p11的功能分割出来,根据不同的特性,做成日常防护服、防火隔热服、防爆服、防寒服、防辐射服等。
  日常防护服注重的是防弹、防利器,其他的功能则和各自的名字一致。
  其中,防辐射服难度最大,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太大,能实现90%,就不能只做到89%,差得那1%就可能危及近距离接触人员的生命安全。
  所以,他们一定要把防辐射能力提升到最高,同时,还要尽可能地简洁方便。
  要不然百分之百防护,却将人裹得跟个球似的,也用不上啊。
  他们申请了国家现有的防辐射服对比研究,利用多种复合材料制作,还找了专门的人员设计款式,不是为了多么好看,而是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看看怎么样能用更少的材料。
  材料减少,一方面是节约资源,1004材料制备出来不便宜,能省则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重。
  制作出来后,大家分别穿上体验了一番,试着穿着防辐射服做实验,看看有没有什么不便。发现了一些问题,又据此进行调整。
  几次改进之后,成品终于确定下来。
  防辐射服无法做到完全避免辐射,但是防护能力较现有的防护服提升了至少一倍,整体重量也只有一件棉衣那么重,穿戴上后完全不影响正常的行动。
  核潜艇基地
  陆教授身体好转了一些,能下床后,便迫不及待地回了基地。
  周远航提心吊胆的,生怕老师一回来就要去一线参与实验。他都想好了,这次绝对不会听老师的,要是老师非要去,就从他的身体上踏过去!
  lt;a href=https:///zuozhe/ptd.html title=醉鱼仔 target=_blankgt;醉鱼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