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毕竟年纪大了,总不能让老人家天天四五点起来上朝,那样也太折腾人了。
  至于霍瑾瑜自己,虽然她也吐槽天不亮就早朝,不人道,但是一些事,老板可以给员工便利,自己不能干,最起码现在不能。
  宋致离开的次日,谢公就来上朝了,曾太傅打听到谢公去了,也起了大早,比他还提前了两刻钟到达宫门前。
  上朝时,两个老人分别站在最前排,鹤发童颜,身姿挺拔,风度翩翩,不愧是当世大儒。
  只是……
  霍瑾瑜看着两位老人上下眼皮时不时打架的模样,偏偏站的笔直,除了她,身后的官员压根没发觉这两人此时的状态。
  霍瑾瑜嘴角抽了两下,最终当做没看到,继续与朝臣议事。
  到了朝政后半段,曾太傅先清醒,用手半遮着嘴,打了一个哈欠,余光瞥到谢言居然还在迷糊,顿时心中来了气,轻咳一声,然后气沉丹田,“陛下!老夫有事启奏!”
  刚想出列汇报的工部侍郎见状,收回了脚。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曾太傅。
  霍瑾瑜听得眼皮微跳,看了看与曾太傅并列的谢公,就见对方身子微震,再次睁眼之际,眸光精铄,不见半点疲惫。
  谢言察觉霍瑾瑜的目光,露出和煦的笑。
  霍瑾瑜按了按眉心。
  她请的人,只能受着了。
  霍瑾瑜含笑道:“太傅,请说!”
  其实她怀疑太傅是否知道今日谈论的是什么。
  刚才大家在商讨如何安置草原牧民,如何建设边城,与鞑靼的战事已经结束,鞑靼残部溃逃西域,瓦刺的残部也老实许多,很多部落带着牛羊和马匹迁徙到边陲,想要进城生活。
  随着人数渐多,与本地边民起了好多摩擦,更恶劣的是,有人诈降,与瓦刺残部里通外合,意图攻击边塞城市,这种事还不是个例。
  但是又不能对草原民众置之不顾。
  曾太傅:“老臣以为通过教化可以弘扬大道,让草原边民逐渐融入我朝……”
  霍瑾瑜自然也懂这个道理,扶贫、支教要两手抓,但是边陲人手不够啊!
  曾太傅:“微臣请命去边陲,代表朝廷教化草原诸民,传扬陛下和朝廷的仁政和美德。”
  “太傅。”霍瑾瑜唇边笑容一滞。
  众人大惊,纷纷劝曾太傅要三思而后行。
  曾太傅瞥了谢公一眼,一甩长袖,沉声道:“诸位不必劝老夫,我意已决。”
  谢公哭笑不得地看着曾太傅,捋了捋胡须欣赏了一下对方的冷脸,然后缓步走到曾太傅身旁。
  霍瑾瑜眼皮顿时一跳,有种不好的预感。
  谢公声音低沉有韵味,包含了岁月的磨砺和沉淀,“陛下,微臣读书六十载,亦想去教化边民,弘扬我朝风华。”
  果然……
  霍瑾瑜扶额头疼中……
  早知道,就不应该让谢公入朝,两个老人互相较劲了。
  “谢公……这可使不得!”大理寺卿连忙出来劝阻。
  “陛下,此事万万不能答应。”礼部侍郎高声道。
  谢公、曾太傅年岁已大,边塞环境艰险,虽然现下已经拿下鞑靼,草原民众不通教化,谁知道会不会突然跳起来咬人。
  其他官员纷纷应和。
  霍瑾瑜抬抬手,众人噤声,期待地看着霍瑾瑜。
  霍瑾瑜扫视众人,最后将目光落到两个老人家身上,叹气道:“谢公、太傅,你们二人就是有起床气,也不能拿自己开玩笑。”
  曾太傅老脸一红,瞪了谢言一眼,若不是他,他也不会这么早起床。
  谢言有些无辜地看着他,他也困啊!
  “陛下,老臣是认真的。”曾太傅沉声道。
  “此事容后再议。”霍瑾瑜打断他的话,“今日早朝就到这里吧,尔等退下吧。”
  众臣齐声道:“臣等遵旨!”
  等到众臣渐渐退出金銮殿,曾太傅、谢言仍然没动。
  就在霍瑾瑜头疼怎么劝两个老人家时,忽然余光瞥到谢少虞,顿时勾唇深意一笑,“谢师侄留下!”
  谢少虞,只能算你倒霉了,谁让宋致去了江南。
  而现下殿中“闹脾气”的两个老人家,一个是你的外公,一个是你的师祖。
  身为臣子,相信师侄一定会愿意为君分忧吧。
  恰好退到门口的谢少虞:……
  一旁的徐於菟、洛平川给了他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
  谢少虞重新进入殿中。
  霍瑾瑜起身道:“太傅和谢公就交给你了,好好哄着老人家,韩植,派人给他们送些茶点。”
  说完,向谢言、曾太傅微微一笑,然后带着人离开了。
  她忙得很,哄老人家这种事,还是交给谢师侄吧。
  殿内众人:……
  等到霍瑾瑜离开,谢少虞望着面前,他哪个都惹不起的老人,硬着头皮道:“外公,师祖,教化塞外牧民的事情,还需要慎重。”
  曾太傅拂袖冷哼,“你管好你家老头就行。老夫的事情不用你管。”
  谢言无奈道:“宋致是他的老师,若是等到他从江南回来,知道少虞任由你下此决定,肯定会教训少虞的。”
  “你我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曾太傅白了他一眼。
  听到这话,谢少虞也配合地望着他,面含无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