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没有装病了。
  贾拓默默捂住脸,若是重新给他一个机会,他绝对不会出去闯祸,好好听他爹的话,娶妻生子。
  ……
  八日后,霍瑾瑜带领朝堂重臣出席了第一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
  霍瑾瑜坐在高坐上,看着下方顶多二百多人的学生,眉心微蹙。
  生源还是太少。
  先让这些京城子弟适应一下,看看有什么需要调解的,然后扩大到全国招生,如果时间快的话,等到明年秋季,就不会只有这些人了。
  吏部尚书看着下方有些稀疏的人群皱眉,这军事学院的学子还没有保护陛下的随行侍卫多,可是陛下却为这群人划下了这么大一块地,真的对那些武勋子弟看重啊!
  自古朝堂文臣与武将之间大多不对盘,现下陛下这决定,难道今后要重武轻文。
  军事开学典礼结束后,霍瑾瑜没急着走,而是带着群臣参观起学院来。
  第一任军事学院院长则是虢国公担任,他带着霍瑾瑜等人,给大家介绍了学院的一些规划。
  学院刚刚成立没多久,而且地方广,目前还有许多地方在建设中,日后还会补充。
  看了一圈,吏部尚书没忍住,“陛下,若是要教导京中勋贵子弟,何必要大费周章,这军事学院规模太大了,实在浪费。”
  就这京中的那些勋贵子弟还不领情,为了躲避入学,可是耍了不少心思。
  就在刚才,他在台上,还看到不少学生脸上的郁挫和憋屈。
  当时他就气的不行,陛下亲临,朝廷国柱虢国公是首任院长,还有什么不满的。
  队伍中有官员点了点头。
  训练一些武将而已,何必要弄到这种程度。
  霍瑾瑜闻言笑了笑,“姚尚书误会了,朕建这所学院,为的不是他们,而是朝廷,他们只是第一波学生,后面会扩大生源,朕希望能教导出忠君爱国、恪守尽职的将士。”
  听到这话,吏部尚书面色微缓,叹气道:“微臣只是担心学院的学生辜负您的期待!”
  霍瑾瑜勾唇浅笑,“姚尚书,有虢国公在,朕就有信心。”
  她不求里面出现什么百年一遇的将才,只求学院出来的学生能达到普通将帅水平,最起码经过学院改造,应该拿的出手。
  虢国公轻咳一声,拱手道:“老臣一定不辜负陛下的期待。”
  ……
  让霍瑾瑜惊讶的是,霍永安也想进第一军事学院。
  霍瑾瑜看了看他,怀疑道:“你不会想逃学吧!”
  霍永安叹气:“我不想考科举。”
  “科举?”霍瑾瑜迷惑。
  霍永安见他不解,同样迷惑,“可是宋大人说,我如果不乖,他就向你告状,让我去考科举。”
  “欸?这样可以吗?”霍瑾瑜来了兴致。
  有了他的带头作用,收拾其他宗室子弟,她也轻松了。
  第41章
  说起宗室,霍瑾瑜就心塞,老霍头自己大方了,可是给她挖了不少坑。
  老霍头不仅给与各路藩王的待遇丰厚,宗室的待遇也优渥。
  但是这些都是有条件的。
  一,藩王之间私下里不能见面。
  二,亲王非奉诏不得进京。
  三,宗室不得与文武官员交往,不得干预政事,不得从事士农工商四种职业。
  总之除了混吃等死,啥事都不能干,
  但是他想过没有,他子女兄弟少,现在的宗室满打满算也才二十多人,以后呢。
  日后人生人,无穷尽,让国家怎么养?
  人数少时还能养,后面一生二,二生三……人数暴涨时,要这么办,到最后养成了一群不事生产的蛀虫,难道老霍头在地下就满意了。
  想到此,霍瑾瑜又掬一把伤心泪。
  老霍头打仗、打天下是一个好手,就是不怎么懂金融,但凡他深入了解一下,也不会定下这样的规定。
  按照规定,供养宗藩的压力,是实打实由国库和地方官府承担的。
  老霍头不让宗室参加科举,不可以从事士农工商等基础生产活动,日常的钱财来源都是地方供给,而且各地的藩王的岁禄非常大,现下人少,还能供得上,等到人数增加了,地方就供应不上了。
  对于老霍头这想法,她还是能明白的,老霍头是开国皇帝,他即使体恤百姓,骨子里也是“家天下”的思想,想将天下财富都收集到自己人的手里,但是又担心宗室生乱,就弄了这种宗禄很多,但是尽量限制宗室权利的规矩。
  可是这样长久下去,宗室成员没什么事情做,每天就只能搞生孩子竞赛了,到时候又要她这个皇帝养,加重了财政负担。
  但是现下若是让宗室从政、经商,对方有天然的身份优势,本身对其他人都是一个掠夺,若是一个控制不住,可能会产生后患。
  想到此,霍瑾瑜上前摸了摸霍永安的头:“可以去,你若是真学出成果,等到你未来毕业后,也可以带兵出去耍耍。”
  “我踏平鞑靼王庭!”霍永安握紧拳头,神情坚毅。
  霍瑾瑜:“……呃,踏平大概不需要你,除非你是百年难遇的将帅之才,三个月出师,否则踏平鞑靼王庭,没你的份。”
  霍永安瞪大眼睛。
  怎么说话这么过分?
  霍瑾瑜见状,点了点他的额头,“眼睛别瞪这么大,朕可没唬你,以前线的战况,确实没你的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