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之后他写下名传千古的《祭侄文稿》,曾以厚重端正闻名的颜体,却涂改了十三处、笔锋颤抖,因为那上面的每个字,都是颜家的血泪化就的啊!】
  唐朝,贞观年间。
  先前透过后世遥望盛唐激起的所有喜悦在此时此刻尽数消散了,只留下了满胸的悲愤、痛苦,李世民几乎不敢去看殿中颜师古的面容。
  直到颜师古起身,缓缓一拜,掷地有声地道:“颜氏满门热血,若为大唐尽忠,不敢自留半分!这是身为臣子本该做的,他们如此忠勇,我亦为其傲也!”
  李世民闭了闭眼,却还是难挡泪水,他只能寄希望这祸乱平息之后,朝廷能好生重用颜真卿,不要叫忠臣的血白流了。
  但他的祈愿才刚刚说出口,就听林菱又叹了口气。
  【可惜,悲剧还没结束,颜真卿这样的忠臣,在长安光复之后,竟然处处被奸臣排挤,他们嫉恨、忌惮颜真卿的刚直与威望,于是在写下《祭侄文稿》25年之后,恰逢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起兵反叛。七十多岁的颜真卿被他们派去给叛军传旨,被李的叛军扣押不放,他们恫吓他、囚禁他,还威胁他不投降就烧死你,结果他二话不说纵身跳入火海,被人拉起,后来使尽手段颜真卿还是宁死不降,最终被贼子缢杀于大牢之内。】
  说完,林菱还愤愤不平:“这些历史已经很气人了,结果《祭侄文稿》的真迹还被该死的苔湾政府借去小日子国展出,而且还没做任何保护!后来小日子的博物馆还将字字泣血的《祭侄文稿》印刷做成点心包装纸出售,真是可恶!”
  李世民已经气得浑身都在颤抖了,他再也忍不住了,双眼如烧红的铁,向仙迹询问之时,几乎也要泣血:
  【全民白月光:那唐玄宗是唐朝第几个皇帝,他爸和爷爷叫什么名字?】
  而紧跟着他的发言下面,又出现一条:
  【那个女人:抱歉,我不太了解唐史,唐玄宗叫什么名字来着?】
  唐,玄宗时期。
  本与戏子嬉戏玩闹的李隆基在听到颜家的遭遇时动作便缓缓僵了下来,他脸上敷着厚重的戏妆,手执酒壶,面容冷冷,一动不动地听着,直到看到那两条紧紧挨着的发言,才惊吓得失手摔了酒壶。
  这下遭了……
  林菱讲完,和两个爷爷也走出大唐不夜城了,她说着大唐的血与泪,不禁又有些难过地举着手机回望了一眼那灯火辉煌的大唐盛世。
  【盛世的大唐……再见了。】
  所有唐朝的时空都随着她的视线,望向在深深黑夜中的那一方璀璨的城,每个能看见仙迹的唐人,不论在哪个时空,都忍不住啜泣流泪。
  是啊,那样的大唐……再也回不去了。
  林菱和爷爷要去坐地铁了,就准备要下播了,明天还要去陕西博物馆呢,她虽然艰难地预约上了,但是陕西博物馆不能带自拍杆也不能随便拍照,估计是直播不了了,于是便随口回答了一下:“唐玄宗叫李隆基啊,他是谁的儿子来着?哦哦,爷爷说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所以也叫他李三郎。他的爷爷我知道,是高宗李治啊!嘿嘿,就是老九雉奴啊。”
  然后便和大家说白白:
  【我下播咯,陕博不能直播,明天下午霍去病墓见!】
  武周时期,武则天嘴角泛起格外冷酷的笑容:“哦,原来是三郎啊。”
  可算……找到你了。
  而贞观年间,李世民却还是不知道这李治是谁,正惆怅呢,忽见内侍急匆匆进来禀报:“娘娘气急昏倒了!”
  “什么?”李世民连忙挥别群臣,急匆匆赶回内廷,怀有身孕的长孙皇后这时已经在医官的针灸下醒了过来,她一见李世民的身影便泪流不止:“陛下……”
  原来她今日歇午晌时做了一个梦,梦的内容已经不大清晰了,但她记得自己梦见了她怀着的孩子,醒来后侍女听到她在梦中呼唤“稚奴”二字,因此她便以为是神喻,满心欢喜想为腹中孩儿取个乳名叫“稚奴”。
  谁知!这乳名如今就出现在了仙迹中!
  她将原委告诉李世民,又忍不住流下泪来:“……这孩子若为男儿,便是陛下第九子,已是处处印证了啊!”
  李世民执着长孙皇后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动着,他的心此时好似似乎破了个无底洞,幽幽地沉了下去。
  偏偏这时,长孙皇后又喃喃道:
  “那承乾呢……”
  是啊,若日后是他的第九子继位,那他的承乾呢?这下,接连遭受各种各样的打击、大喜大悲的李世民也彻底撑不住了。
  “遭了!快给陛下也扎一针!快!”
  作者有话要说:
  假如皇帝们都加了主播粉丝群:
  李世民(发挂吊瓶照片):看直播实在是太刺激了qaq朱元璋(发宫殿一旁的医务处照片):你要学学咱,咱现在看直播都常备太医知道吧!随时能来一针!
  刘彻(发捂嘴猫偷笑表情包):阎王爷得说,奇了怪了,这明太祖怎么忽闪忽闪的。
  武则天(发李隆基挨打视频):@李世民,阿耶,要不您看看这个,解解气?[乖巧等夸表情包]
  李世民(虚弱吐血):别叫我阿耶,朕看到你容易噶……
  第50章 霍去病墓
  ◎将军埋骨地,春时百花开◎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南宋末年,文天祥被囚禁在元大都低矮污秽的狱中,含泪写下这首《正气歌》,正好又听见仙迹说起《祭侄文稿》,不禁大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