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去年是梁时清没回来,林松玉一直跑来跑去,他们倒是可以去庄园休息,但是想着位置挺远的,去了还得爬山,怪给自己找麻烦的,就不去了,最终还是每天开车。
  有梁时清在的话,感觉就方便多了——开车累了有人接手。
  梁时清见杭思潼答应了,就将个安排写进了日程里,写完他才问:“为什么林松玉会不高兴?”
  “哦,你说这个啊?挺正常的,没几个年轻人喜欢过年过节的,长辈们只会说一些令人生气厌烦的话,好像无论是什么样的家庭,遇见这种节日,总得出一点矛盾,林松玉去年就因为爸妈说他混日子,跟他们吵架。”杭思潼简单地描述。
  这种事对杭思潼来说见怪不怪了,她养父母过年的时候还打架呢,养父抄起手边的东西就往养母头上砸,然后大过年的也不好去医院,就在家随便找东西堵上,等过了初五才去医院的,期间两人还打了无数次。
  只要过年过节,杭思潼就没见过一户人家是和和气气过完的,不是吵翻天就是全武行,还有所谓一家之主对着家里所有人又打又骂,这样的节日,有几个年轻人想回去过呢?
  不是说世界上没有平和稳定开心的年节,是杭思潼能接触到的每一个阶层,都有类似的问题,连林松玉这样的家庭,都多有抱怨,可想而知如果是一个本身就充满了问题的普通家庭,会有多少争吵。
  杭思潼自打离开养父母,就没操心过年节的问题,别人家的痛苦跟愤怒与她无关,反正在剧情里,那些男女主家,总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梁时清给杭思潼倒了杯果汁,说:“倒也正常,我们家全是冷静的人,吵不起来,也有大家都不爱凑作堆的原因,如果今年林松玉又被骂了,就让他过来吧,没关系。”
  考研出成绩需要时间,首都却变得愈发冷,梁时清的意思是,等元旦一过,就回荆城,避开假期旅游高峰期,同时可以让人回去打扫一下山顶小院。
  平时梁家奶奶的住的那个庄园是在她自己名下的,有她自己的安排与处理,梁家人都注重独立与私人空间,
  长辈小时候给了梁时清尊重,长大后他也应该懂得不去动长辈的东西。
  距离出发还有十几天,杭思潼开始想,应该给朋友们带什么特产了,渝城的一份、荆城的一份,连滨城别墅里的管家阿姨们也有。
  各种特产寄过去需要时间,不能选生鲜,杭思潼很是谨慎地挑了不少,当然,还有照片,她因为水土不服,拍的照片很少,做成明信片也没几张,不过搭配上特产,看起来就多了。
  哪怕林松玉他们对首都根本不陌生,杭思潼觉得也应该给他们带伴手礼,这是不一样的。
  忙碌起来的时间过得快,转眼就到了梁时清约定航线的时间,可以直接停在山顶小院的停机坪上,少了中途赶飞机的时间了。
  杭思潼还问梁时清,为什么他出行这么奇怪,有时候坐私人飞机,有时候又去坐普通的客机,有种少爷去体验人间疾苦的感觉。
  梁时清好笑地看着她:“是看时间,航线要提前申请,如果我临时赶时间要走,还是直接买票最方便,或者,去借别人已经有航线的私人飞机,这次咱们回去,路上没有家里的加湿器等等装备,你要是不舒服怎么办?所以我提前让严秘书申请航线了。”
  没想到,这问题居然还能转回自己身上,杭思潼都愣住了,嘀咕:“我也没这么娇气,不是碰一下冷空气就枯萎了。”
  “嗯,你不是,但我会担心。”梁时清回答得很自然,他打心里这么认为的。
  杭思潼听完后慢吞吞偏头,不去看梁时清,第一次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路上杭思潼坐着坐着就困了,于是抱着毯子睡了起来,梁时清给她垫了小枕头,自己也坐在一旁闭目养神。
  他们这一行,除了梁时清跟杭思潼,还有严秘书和两个助理,都是跟着回荆城的,他们对梁时清这小心照顾简直没眼看,都还没热恋呢就已经恨不得揣兜里了,要是哪天杭思潼点了头那还得了。
  不过比起杭思潼,他们反而对梁时清的变化感受是最深的,从一开始的处处防备,到后来的小心对待,杭思潼失踪的时候,梁时清调动了多少人,他们一清二楚。
  至于杭思潼的诡异之处,除了梁时清,只有严秘书隐约感受到了,他觉得,杭思潼在梁时清心中的地位,大概从在滨城找到的那一刻,就跟其他人隔开了一大段距离。
  杭思潼完全就是睡到目的地的,她被梁时清叫醒,从飞机上下来,感受到了荆城的细雨纷纷——湿度扑面而来,雨水一下子给她衣服都打湿了。
  严秘书立马拿了伞过来,非常懂事地给他们撑开,梁时清随手拿过,向杭思潼那边倾斜,还说:“山上风大,你小心点你的书包,等会儿被淋湿了。”
  于是杭思潼赶紧把自己的大书包抱到了胸前,被梁时清护着往小楼走。
  之前杭思潼只上来过一次,那次来时全是严秘书带路,她根本来不及去看房子的具体细节,只记得院子里那棵巨大的西府海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