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节
张玉茹随后追出来,对他道:“方才陈佥事旁边那个黑脸的,就是我跟你说过的张千户。”
“爱逛象姑馆的那个,她全名叫什么?”
赵峥回忆了一下方才看到的女千户,似乎比自己想象中的要纤细不少,只是一张脸黑灿灿的仿若包公,看起来应该不是先天如此,而是后天造成的影响。
对了,那道盯着自己后臀的目光,多半就是来自这张千户。
“张千户的全名好像是叫天爱。”
“张天爱?”赵峥有些无语,但其实这个名字还挺合理的。
以前养济院里给弃婴起名字,大多会往忠君爱国上靠,但自从皇帝成了橡皮图章,这一类的名字就少了许多,有那阿谀的,就该改成了忠君爱国改成了忠相爱相,除此之外,天字系列也很常见,什么天生、天养、天授、天予、天爱的。
至于姓氏,自然也是姓张的最多。
这时换上一身常服的陈佥事,也从左顺门卫所追了出来,笑问:“状元郎这次来咱们卫所,可是有什么要紧事情?”
赵峥以前也来找过张玉茹,但从未进到卫所里面,而眼下宫中出了事情,他不急着离开,却反倒跟着张玉茹一起来了卫所,显然是另有目的。
所以陈佥事才有才问。
赵峥忙取出那那份调令,双手奉上:“其实我是奉了我家同知大人的吩咐,特意来宿卫军化缘的。”
张玉茹则在一旁补充道:“这位新来的指挥同知不是别个,正是南直隶的白门侠女。”
那陈佥事脸上的疑惑这才化作恍然,点头道:“怪不得要调咱们女军过去听令——不过这事儿我可做不了主,还需禀明上面定夺。”
说着,将那调令还给了赵峥:“你在这里稍候片刻,我先跟下面交代几句,然后就带你去找指挥使大人。”
“有劳姐姐了。”
赵峥忙拱手道谢,旋即又问:“我是不是也得换一身衣服?”
“应该用不着吧。”
那陈佥事无所谓的道:“我们是得了上头的吩咐,你又不曾接到命令,况咱们又不是去乾清宫碍眼。”
说着,洒脱的摆了摆手,转身径自回了卫所。
赵峥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内,这才对一旁的张玉茹悄声吐槽:“我这都指挥佥事半个月了,怎么到了你们女军这边,还是一口一个状元郎的?”
张玉茹掩着樱桃,眉眼笑成了月牙状:“因为大家都说你是最像状元郎的状元郎。”
最像状元郎的状元郎?
用脚后跟想也知道,这肯定不是基于实力得出来的结论。
陈佥事没过多一会儿就去而复返,虽然张玉茹有些依依不舍,但她一个小小旗官显然不适合参与接下来的事情,于是只好在左顺门前与赵峥道别。
赵峥跟那陈佥事边走边聊,主动询问起了皇帝驾崩的礼法——他活这么大,还是头一次经历皇帝驾崩,而真定府那边儿无论官府还是民间,都似乎对此没有什么概念。
陈佥事自然明白他问这个是什么意思,当即蹙眉道:“你不说我差点忘了,按照往年的例子,皇帝驾崩后一个月内京城官民不准嫁娶,看来你和玉茹的婚期怕是延期几日了。”
原来只是一个月不能婚嫁,这倒还算比较人性化。
其实赵峥也不是很在乎延期的事儿,就是担心母亲会觉得晦气。
宿卫女军的指挥中枢,就在武英殿后面,原本是内府的所在,但现如今既无宦官又无宫女,更没有什么皇城司、内造司,所以这里就成立为宿卫女军们的大本营。
赵峥跟着陈佥事一路畅通无阻到了正中的大厅外。
陈佥事向值守的女军道明来意,那女军扫了赵峥一眼,便转身进去通传,不多时回来道:“红将军请状元郎进去说话。”
嗯?
赵峥不由吃了一惊,心说不是要见指挥使么,怎么是红娘子当面?
旋即他便又恍然大悟,怪不得寇白门不肯亲自来挑人,原来是不想同红娘子打照面。
第490章 大明朝的婚恋市场
其实赵峥也不太想与红娘子打照面,按照他了解的情况,当年大师兄一度与红娘子谈婚论嫁,可后来却不知因为什么给闹翻了。
若是红娘子因此迁怒到自己头上……
“状元郎?”
那当值的女军见赵峥没有反应,便又催促道:“你快进去吧,别让红将军等久了。”
赵峥定了定神,这才跟着那当值女军一起进到了大厅内——而陈佥事因为没有得到召见,便仍旧留在外面候着。
这座大厅比想象中要逼仄的多,甚至还不如赵家的小花厅敞亮。
“卑职赵峥,见过红将军。”
进到客厅后,赵峥先冲着正中行了个军礼。
宿卫女军当中官职最高的是正三品指挥使,而红娘子身为女军的总统领,与李定国、郑森一样,都是从二品的都指挥同知。
而到了这个层次,身上基本都有将军号和爵位。
“果然是一表人才。”
却听上首有人笑道:“怪不得能被金吾将军相中,成为他老人家的关门弟子衣钵传人。”
“将军谬赞了。”
赵峥可不敢往这个话题上引,规规矩矩的谦虚了,听红娘子让自己免礼,便趁着起身的时候偷瞄了一眼。
就见堂上端坐二女,正中的妇人两鬓微霜眉眼带笑,想来便是大名鼎鼎的红娘子了;而另外一个陪座坐在侧的,不出意外应该才是此间的真正主人。
比起第一次见到别的天阶时,红娘子似乎显得有些平平无奇,但赵峥可不敢因此小觑了她。
而红娘子盯着赵峥端详了一阵,也不知是想起了什么,先是微微一叹,旋即又笑道:“你倒是来巧了,我们方才也正说起你来呢。”
“说起卑职?”
赵峥有些莫名其妙,他最近固然是名声颇大,但红娘子是何等人物,平白无故怎么会与人说起他来?
“是这么回事。”
一旁的宿卫指挥使开口道:“将军大人打算组织女军当中的适龄女子,与你们这一批留京的新科进士相亲,你既是新科状元,又是咱们的宿卫军的女婿,这事自然要着落在你身上。”
相…相亲?
赵峥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真是都联想到了永历皇帝的驾崩,谁知竟然是为了这等事找他。
他忍不住质疑道:“这种时候提相亲的事儿,怕是、怕是有些不妥吧?”
听他这么说,红娘子不以为然道:“又不是相中了就要立刻成亲,有什么不妥的。”
说完,红娘子又忍不住叹了口气,无奈解释道:“在接掌女军之前,我想的都是整肃军纪、存精去浊,重塑当年忠贞侯时的荣光,后来才发现在咱们女军这边,婚嫁才是头等大事,其余的都要给这件事让路!”
赵峥:“……”
“你不要觉得这是什么玩笑话,在当今这個世道,女子年纪大了还嫁不出去,所要承受的压力是你们男子想象不到的,时间一久,许多人连脾性都因此改了,甚至走火入魔步入邪道的也不少见!”
红娘子一番解释,赵峥才明白其中的关键。
虽然灵气复苏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女子的天花板,但随之带来的问题却也不少。
男性军官到了年纪就算不娶妻,也可以纳妾或者使奴唤婢,但女子做出同样的事情,却总不免会引来各种风言风语。
以至于即便在外面置了产业,又或是有亲人在京城里,很多单身的女军年纪一大,也还是只能缩在军营里,与境况一样的同僚们抱团取暖。
久而久之,难免心中生怨。
偏她们又不是普通人,一旦将心中的积郁的怨愤爆发出来,往往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在详细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本来还想整肃军纪,让女军成为锦衣卫当中的精锐组织的红娘子,也不得不循着前人的路,成了货真价实的红娘,期望能减轻这股挥之不去的阴鸷。
赵峥听完倒是能理解红娘子的做法,只是……
“组织人手不难,但最后能不能成,卑职可就不敢保证了。”
其实组织人手也有些麻烦,若不是赵峥在新科进士当中一枝独秀,还真未必能把人凑齐——毕竟女军剩女是个什么情况,大家一打听就都能知道。
似张玉茹、钱三十七这样的,又怎么可能会成为剩女?
能剩下的,大多在容貌脾性上有所欠缺,甚或是两者皆有。
而且这些女军普遍还有个一个特点,就是:不肯将就。
否则以她们的身份地位,想找同层次的不容易,找个穷苦人家娶不上媳妇的做倒插门,总还是能够做到的。
这也就导致了她们看的上的,往往是同层次甚至更高层次的男人,而那些人却无一例外都有着更好的选择。
所以这其实就和后世大城市的剩女一样,是基本无解的难题。
基于这些考量,倘若这相亲会最后一事无成,自己岂不是两面不讨好?
红娘子看出赵峥心中所想,正色道:“若是放在以前,此事连我也没有半点把握,但今时不同往日,眼见大争之世将至,正所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为了前程、为了家人,我相信总会有些人做出明智的选择。”
这个理由……
赵峥略一盘算,觉得还真有可能说的过去。
无论是让人防不胜防的万界入侵,还是暗流汹涌的官场倾轧,都预示着接下来的大明,必然会陷入一场巨大的动荡之中。
他能看出这一点,新科进士中的有识之士,又或是有些关系门路的,肯定也能看得出来。
这时候娶个‘强力’的妻子回来,既能避免自己势单力孤,也能更大程度保障家中的安全。
至于颜值……
老话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大不了以后纳两个年轻漂亮的小妾平衡平衡嘛。
当然了,这一套理论仅限于出身寒门的武进士,似岳升龙、姚仪、马应祥这些,大都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想通了这一节之后,赵峥顿时烦恼去了尽去,郑重拱手道:“将军大人高见,等回去我就把这番道理掰开揉碎了,讲给新科进士们。”
红娘子展颜一笑,又道:“听说你这次来,是给寇家妹妹调兵遣将的?那她怎么没亲自过来?”
“这个……”
赵峥心说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两人曾经一度有北红南白之称,现如今红娘子担任镇抚司副使,总领天下女军;而寇白门却还只是个指挥同知,即便在北府这样的分支部门里,也要屈居马宝之下。
两相比较之下,寇白门不愿来见红娘子,岂非再正常不过了?
但这话肯定不能挑明,于是便道:“有几位同僚,对寇同知不太恭顺,所以寇同知打算先与他们切磋切磋——为免因此误了正事,所以才特意遣了我来。”
“原来如此。”
红娘子微微颔首,又问:“不知你可有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