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大明王冠> 第1693章

第1693章

  有些时候,致仕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黄昏笑了,“先谢了。”
  ……
  ……
  朱瞻基还是没有选择亲自去见朱棣,写了封密信,着人快马加鞭,用最快的方式将他对宁德事件的处理方式汇报给朱棣。
  而朱棣此刻已经在前往顺天的路上。
  接到太孙密信后,朱棣敏锐的将左右退下,只留下马鎏在一旁侍候。
  看完信后陷入沉思。
  朱棣以为,朱瞻基过去后,大概率也会立即调兵,将宁德那边的建文旧势力清扫一空,直到朱瞻基来信,朱棣才明白这事情没那么简单。
  确实,孙儿考虑的很周到。
  自己靖难登基,本来就有那么一点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朱允炆的行踪是朱棣这些年难以释怀的心病,生要见人活要见尸。
  最好的结局就是朱允炆悄悄的死在无人知晓的地方。
  这样后人就会认为朱允炆在奉天殿大火中身亡了。
  那是他自杀。
  我朱棣只是靖难清除他身边的奸臣,可没有对自己的亲侄儿下手,后人也不会因此对自己有什么贬损形象。
  但现在问题来了。
  允炆给自己出了个难题,他要是真的破釜沉舟弄个鱼死网破,固然不影响生死结局,但自己会在历史上留下李二那样的名声。
  唐太宗李世民,何等的英武,然而玄武门亲自射杀李建成,一样让后人非议。
  朱棣不想这样。
  他还是当初的心思,婊子当了,牌坊还是得立起来。
  而根据太孙朱瞻基的分析,如果这件事来硬的,确实存在着朱允炆被自己派兵杀戮的消息走漏到民间的可能。
  还是得让朱允炆自己去见太祖。
  而且还得让他下旨意,安抚好追随他的人,不让那些人搞事。
  也就是说……
  给朱允炆一个保证,保证不杀那一万多忠义之士,然而这一万多人及其家眷怎么处理?
  思来想去,朱棣觉得朱瞻基信中提及的那个建议不错。
  福广那边出现了在海外还有一个崭新陆地的流言——这个消息其实朱棣已经知道了,锦衣卫遍布全国,这么重要的消息朱棣怎么可能会忽略。
  想到这里,朱棣忽然发觉,就把这一万多忠义之士及其家眷全部流放到那些地方去,貌似是最能让朱允炆相信的操作了。
  朱棣心中忽然一动,黄昏是不是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所以他一直在图谋的就是那片还没有开化的土地?
  既然这样……
  那就让黄昏来操作此事。
  朱棣立即对马鎏道:“磨墨。”
  要给黄昏写一封密信,让他去帮助朱瞻基把这个事情的尾巴给收拾干净——这个事情不能拖,越早解决越安心。
  得益于大明官道的修建,现在消息的传递比以前提升了很多。
  所以十余天后,朱棣刚到顺天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率领大军去了奴儿干,然后继续永乐十七年未完成的战事时,黄昏的密信也追到了奴儿干。
  朱棣看后,犹豫了很久。
  因为他一旦同意此事,那么就意味着,同意了黄昏去海外开辟一个新国度的大战略,也就意味着,后期黄昏会从大明带走大量的人口、人才和金银。
  而这其实是朱棣很难接受的。
  虽然之前已经想通了,把黄昏栓在大明对彼此都不友好,但事情在真正要起头的时候,朱棣哪怕再果断,这种牵扯到国家未来的事情,他还是要继续再斟酌。
  但事情关系朱允炆,此事朱棣也怕夜长梦多。
  在辗转难眠几天后,在他的前锋大军第一次和女真大军遭遇上,打了一场漂亮的全歼战后,在朱棣第一次亲眼目睹机枪出现在战场上的绝对优势后,朱棣倏然想到了一个可能。
  还敢把黄昏留在大明?
  老实说,现在朱棣不愿意杀黄昏,因为谁也不知道,黄昏下一步会给大明带来什么惊喜。
  不能杀。
  留在大明,那么君臣之间必有一战,而时代军工能研发出机枪这种颠覆以往战争模式的神器,鬼知道还没有比机枪更强的火器被黄昏藏拙掖着。
  君臣之间最后一战,如果黄昏豁出去了,大家鱼死网破,朱棣虽然也有信心覆灭黄昏的势力,但大明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盛世风光,必然遭受重创。
  与其这样……
  还不如让黄昏去遥远的海外建立一个无法威胁到大明的国度。
  而且黄昏建立的国度,也是中华文明,按照于谦和黄昏的说法,这个两极世界,就是大明和黄昏建立国度统治整个世界的开端。
  所以朱棣亲眼目睹了机枪在战场上的威力后,没有任何犹豫,立即写信去往广州,让黄昏负责福建宁德的事情。
  同时下了旨意给工部和兵部,让其配合——黄昏要想去海外,仅靠时代集团的那些船远远不够,也就是说,黄昏还需要从工部和兵部购买郑和下西洋用过的宝船。
  朱棣现在只有一个想法了:大明妖臣赶紧滚蛋,越早滚蛋越好。
  女真老子自己打。
  朝鲜请归后,日本老子也自己去打。
  免得你小子又给老子折腾出花样来。
  第1339章 永乐大帝也急了
  不过下了旨意后,朱棣看着营帐远方,有点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