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_分卷阅读_215

辛亥大军阀_分卷阅读_215

  关闭<广告>
  中国陆军各师下属的团番号中,除了步兵师外其他的警卫师、骑兵师采用的都是汉字并加类别,比如警卫师的第一警卫团,第二警卫团,第三警卫团,警卫师炮兵团。第一骑兵师的第一骑兵团,第二骑兵团,第三骑兵团,第一骑炮团,而普通步兵师则是数字番号,比如第一师的第11步兵团,第12步兵团,第1炮兵团,那怕是第一师改编为摩托化师后依旧沿用这种番号。
  装甲师同样属于特殊师,所以采用的团番号也是汉字加类别,第一装甲师下属各团的番号分别是:第一装甲团、第二摩步团、第三摩步团、第一装甲炮兵团。第二装甲师沿用第四装甲团、第五摩步团、第六摩步团、第二装甲炮兵团。而实际上装甲师下面的摩步团和第一师、第九师下属的步兵团都是摩托化步兵团,没有太大的差别,而装甲师里头的装甲炮兵团也是和第一师和第九师的炮兵团一样,都是属于卡车牵引的炮兵团,只不过是称呼上的不同而已,之所以加上个装甲二字,只是为了和各步兵师下属的第1炮兵团、第2炮兵团等避免搞混而已。
  实际上现今中国陆军中的装甲师和摩步师和后世里的装甲师以及摩步师或者机械师概念都有所不同,后世里的概念对于摩步师的概念可能就是只指步兵乘坐卡车机动,下车步战;而装甲师则是装备坦克和步兵战车,步兵直接乘坐战车作战;机械师则是少量坦克大量步兵战车,步兵乘坐步兵战车直接作战。
  但是现今中国陆军里可没有步兵战车这玩意,所以装甲师里除了坦克外也是大量装备摩托车和卡车。而摩步师也不是单纯的步兵乘坐卡车机动,摩步师里还装备了一个坦克营,必要时候也是可以当成小型装甲师来使用的。
  现今中国陆军的装甲师和摩步师的概念大体上可以这么理解,装甲师有一个坦克团两个摩步团,约有一百五十多辆坦克。剩下的是卡车和摩托车。而摩步师只有一个坦克营以及三个摩步团,只装备三十多辆坦克。
  一句话那就是:装甲师坦克多一些,摩步师坦克少一些。
  不管是装甲师还是摩步师,都不是单纯的单一兵种,而是根据装甲司提出的混成部队模式组建的部队,都具备单独作战的能力。
  如果前头没有第一装甲师开路,那么第一摩步师也可以利用其师属坦克营担任装甲师的角色。
  如此摩步师的模式,和后世里的德军的装甲掷弹兵师极为相似,尽管陈敬云自己都还不知道,但是他们组建的原因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是因为缺乏步兵战车而采取的折中方案。
  乘坐着中福三型敞篷越野车的唐强看着不远处的那座浮桥,他知道就是这座浮桥让昨天的第九师为之付出了了,两百多人的姓命,而此时第九师还在河对岸的和反扑中的曰军激战着,而天空中还不时的发出了炮弹划空的声音,浮桥周边的鸭绿江上不时都会发生大爆炸,然后炸出水柱来,这是曰军的炮火。
  那么是炮声隆隆,但是唐强依旧指挥着部队踏上了浮桥,而就在11团踏上这座浮桥的时候,唐强还看到了数十米外还有另外一座浮桥的残骸,很明显这是一座曾经架设好的浮桥,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曰军炮火击中而摧毁,而工兵中的舟桥部队正在进行匆忙的修理,至于好成功架设好这条浮桥,估计少说也得几个小时以后了。
  唐强属下的11团兵力达到了三千余人,装备有众多卡车和摩托车,此外还有团属的火炮等重火力,仅仅依靠一条浮桥渡江就有些慢,不过唐强也是没办法,只能是慢慢来。
  一直等到午后时分,唐强的11团才是渡江完毕,唐强没有任何停留,马上就是沿着第一装甲师西下的道路跟了上去。
  第一装甲师的进军速度比唐强想象的还要快,11团疾驰了半天后都没能追上第一装甲师的尾巴。
  而等到了晚上七点后,唐强才是和第一装甲师的殿后部队接上了头,一问情况却是发现第一装甲师已经连续突破了曰军组织的三道防线,并且已经突破到了义州郡边缘。
  而义州郡已经是曰军重点部署的区域,和鸭绿江对面的九连城中国陆军进行对持,现今被中国的装甲集群从东北方向进攻后,曰军也是迅速组织了防线。
  到了晚上十二点,就当唐强的11团刚赶到义州郡的时候,唐强再一次接到来自后方师部的命令,郭成东命令唐强的11团立即接过第一装甲团所属第三摩步团的防区,并对义州郡展开进攻。
  唐强有些不解:“我们接替了第三摩步团的防区,那么他们去那里?”
  可惜唐强虽然已经是上校团长了,但是他也只能管自己的11团,而涉及到师、团这些级别的调动他根本就没有权限干涉,他所能做的只是执行命令而已。
  他不知道的是,第三摩步团在11团刚抵达义州郡后,就是立即撤出了前线,然后绕过了义州郡追着第一装甲师的主力部队去了。
  黑夜中,义州郡西南约五公里外,第一装甲师的坦克和卡车以及摩托车都是打开了大灯缓慢前行着。
  方大山的装甲指挥车就停在了路边,而路边还有其他计量装甲指挥车,在空地上的上有着数个空弹药箱,弹药箱上铺着一副大大的军事地图。
  方大山以及数个上校、中校围着这几个空弹药箱,都是穿着长筒皮靴的他们就这么站着,而第一装甲师的参谋长费肯同上校正在明亮的晃眼的灯光中向其他人解释着目前的战局:“从昨天我们渡江开始,敌人很快就是反应了过来,根据空军方面的侦查,从第九师发起渡江战役的时候,义州郡以及南方的曰军就是派遣了援军,不过第九师渡江作战打的极为快速,仅仅一个上午时间就是成功肃清了滩头之敌,并建立了稳固的滩头阵地,随后第九师慢慢推进后,等我师也渡江后,再第九师的配合下我第一装甲师也是迅速的突破敌军的拦截阵地,并一举突破到义州郡。”
  “此战中,我军虽然杀伤敌军不多,但是俘虏的敌军人数却是非常多,据了解后方的第九师和第一师已经收拢了近千人的敌军俘虏!”
  费肯同上校继续道:“不过义州郡原本就是敌军重兵防守区域,根据之前的情报,义州郡这一带至少驻扎了敌军一个师团的兵力。这也是我部队进攻义州郡迟迟无法拿下的原因!”
  “左司令命令我师绕过义州郡继续向前突进的时候,我师留下第三摩步团牵制义州郡守军,我师主力现今是来到了这里。”说罢费肯同指着地图上义州郡西南五里之外的地区道。
  “而半个小时前,前线侦查部队已经传来消息,这里有着敌军至少一个联队的兵力驻守!而前线的侦查部队发起了火力试探进攻后,发现敌军的准备相当充分,而且还配属了相当数量的反坦克火力!”费肯同道:“根据军事情报局的以往情报,这一支部队应该是来自于曰`本第六师团。曰`本之前的驻朝部队中,只有第六师团装备了大量的反坦克火力,而其他各师团的反坦克火力较少,不可能在联队中拥有如此规模的反坦克火力!”
  此时,旁边的一个上校军衔的军官道:“不是说第六师团在丹东吗?怎么出现在这里?”
  方大山看了这个第一装甲团的团长薛志杭,沉默了会后道:“我军的渡江战役已经是昨天早上发起的了,这都三十几个小时过去了,他们反应就算再慢也应该是反应过来了,而这个第六师团应该就是专门对着我们来的!”
  双军交战,中国进行渡江作战的时候还好,第九师虽然是摩托化部队但是也不能开着卡车强行渡江作战,所以一开始曰军还只是以为是中国的传统步兵,但是随后第一装甲师连续用坦克快速突破防线后,曰军的指挥官立即就是得知了渡江的中国部队有着大批坦克,中国有着成建制坦克部队的事情虽然是军事机密,但是这保密的乃是具体情况,而大体上的一些则是无法保密的,虽然包括曰`本以及其他列强都不知道中国的装甲师和摩步师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具体的编制也无法得知,作战方式也无法得知,但是这些部队拥有大量坦克却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曰军立马就是把战前装备了大量反坦克炮的第六师团仅仅从丹东前线抽离,当然丹东地区本来就处于激战中,身为主力之一的第六师团也不可能说走就走,只能是先把预备队的一个联队仅仅派往义州郡方向,至于第六师团主力还得等其他曰军填补了防线后才能撤出来。
  不过这个联队还没有抵达义州郡呢,就得知了义州郡已经是被围攻,随后又是发现了第一装甲师的前锋部队,于是乎第六师团的这个联队立即就是停下了行军步伐,然后开始构筑防线准备拦截中国的坦克部队。
  第一装甲师的数个高级军官一番商议后,方大山很快就是下令,第一装甲团和第二摩步团准备进攻,等数个小时后也就是黎明时分就立即发动全面进攻,务必和之前的数次进攻战一样一举突破敌军防线,然后向纵深挺进。
  第五百六十九章 上野贞浩(一)
  黎明前,义州郡西南五里外,黑漆漆的天空不时的划过炮弹的光线,然后落在不知道那里后爆炸,隆隆的炮声一整夜里都没有停歇过。
  以义州郡为中心方圆七八公里内,汇集了中曰双方数万的部队,其中有曰`本第十二师团、第六师团下属之第二十三联队以及附近区域的炮兵部队。而中国方面以已经渡江的装甲集群为主,此外还有鸭绿江对岸九连城地区的第八军下属之第四十八师,同样江对岸也有着大量的中国陆军炮兵阵地,此外第十军下辖的两个轻装山地师也就是陆军第二十五步兵师、第三十九步兵师也已经紧急往古楼子行军,预备接替第九师的位置,掩护装甲集群的补给线以及后撤通道的同时向南部山区推进。
  朝鲜多山这也就给中国陆军向朝鲜进攻造成了极大的麻烦,朝鲜北部中义州郡以西的甚至以南的地区都是大片大片的山地丘陵,这些地区根本就不适合装甲集群的快速行动,甚至连普通的步兵师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不过中国陆军的步兵师向来分了两种,一种是挽马制的平原野战师,而另外一种则是驮马制的山地轻装师。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重武器的机动方式以及重量,平原野战师大量装备较重的75毫米野炮,而山地轻装师则是装备较轻并且可以拆解马托的75山炮以及105轻型榴弹炮。火力上来说威力都差别,但是射程就相差很大了,平原野战师用于压制用途的1916年式75毫米野炮的射程可以达到八千米以上,而山地轻装师的1916年是山炮以及105毫米轻型榴弹炮的射程都只有六千米。
  此外由于山地作战中山地轻装师也很少能够得到来之读力炮兵旅的重炮火力支援,多数时候只能依靠自身的火力,而平原野战师在作战的时候可不单单只有他们的师属火力,一般都还有大量读力炮兵旅的重火力支援,两者可以获得的火力差距是相当大的。
  由于朝鲜的地形以及东北靠近朝鲜的边境以及从俄罗斯手中收回的部分领土也是有着大量的山地丘陵地形,所以在东北地区陆军是部署了相当多的山地轻装师。
  丹东、新义州、义州郡,这三个地方相距并没有太远,义州郡距离新义州不过十公里,而丹东更是就在新义州的河对岸,可以说三个地方是三位于一体的。
  而这个方圆不过三十公里的小小地方里汇集了双方的数十万大军,加上双方都算是准备充分,这囤积的炮弹都是顿满了前线仓库,所以这双方的炮兵部队几乎从战争一开始就没停下来过,不管是各师的师属炮兵还是那些读力炮兵部队,都隐藏在一个个炮兵阵地中断断续续的朝着敌人的阵地发射炮弹。
  当装甲集群用着超出曰军的想象力之外从古楼子强渡,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穿过了层层拦截并抵达义州郡的时候,让曰军高层极为震动,除了严令义州郡守军坚守以及派出第六师团增援外,还调集了大量的炮兵火力给予义州郡方面支援。
  而附近的中国陆军第八军和第十军的炮兵也是调集了大量的炮火支援义州郡前线,一时间里竟然是让义州郡周边地区的炮火密度超过了双方的主战场丹东。
  薛志杭躺在他的装甲指挥车内,哪怕是装甲指挥车的内部空间极为狭小,哪怕是外面的炮声隆隆,但是依旧没能阻挡住薛志杭此刻睡的死沉死沉,他已经足足有三十几个小时没睡过了,现在趁着距离发起进攻还有约三个多小时的时间,薛志杭也是顾不上其他的,先睡一觉再说。
  关闭<广告>
  第一装甲师从六月七号凌晨两点开始渡江,至今已经有二十六个小时,这二十六个小时里头第一装甲师向前推进了约二十公里,不过真算起来实际上第一装甲师有近半的时间都花在了渡江上,所以真正的进攻时间也只有十几个小时而已。这个进攻速度并不算快,主要就是第一装甲师选择渡江的古楼子对岸并不算是平原,装甲集群渡江后还要通过一段大约五公里左右的山地才能够抵达鸭绿江沿岸的平原地带。这种地形上对于履带式的坦克以及半履带式装甲车来说没什么,但是对于第一装甲师以及两个摩步师中大量装备的卡车和摩托车来说就算相当麻烦了,为了能够在山地里开出一条能够让部队的卡车和摩托车快速行军的通道来,装甲集群里可是有着直辖的一个重型工程营,这个营配属了大量由坦克改装的推土机,主要任务就是用来开路的,重型工程营和装甲集群里所辖的机械化舟桥营一样,属于专门的技术辅助部队,整个中国陆军里也没几个,为了让装甲集群发挥出他们庞大的战斗力,给这些野战兵力可是配属了大量的高新技术辅助力量,不管是机械化的舟桥营还是重型工程营都只是其中的一环,甚至为了解决装甲集群里的无线通讯,陆军可是花费了巨资让福乐电气设计出了一整套的无线电通讯系统
  尽管有着大量的辅助部队,不过装甲集群的突进速度依旧不如他们在平原地区的前进速度,要知道在平原地区的演习中他们可是经常一天奔袭百里以上,而在俄罗斯内战中,那两支特遣装甲团可是在实战中上演了一天奔袭上百里的战例。
  一天突进二十余里,对于装甲集群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却是让曰军高层极为震动,也是让中[***]方高层为止大受鼓舞,东北战区司令沈纲已经给装甲集群下达了最新的命令,要求装甲集群继续发挥中[***]人的勇武精神,继续向前推进,一路向海边推进,切断铁路线。为了让装甲集群继续推进,沈纲已经命令第八军和第十军发起相应的配合进攻,而第十军更是派出了两个山地轻装师掩护装甲集群的后方,于此同时第八军在九连城方面的部队也是准备在河对岸的装甲集群掩护下强行渡江。
  如此的形势如果用拳击比赛来形容的话,那么这就是中[***]方的一个左勾拳。
  凌晨五点十五分,薛志杭的中尉副官已经是叫醒了薛志杭,薛志杭拿开身上的军大衣,然后问:“什么时间了!”
  中尉副官道:“五点十五分了,天已经开始亮了,部队也都准备好了!”
  作战命令在薛志杭睡觉之前就已经下达,小睡一会后的薛志杭从卫兵端来的脸盘上拿出了毛巾,然后洗了洗脸后才是有看了看手中那枚他获得黄金双剑勋章时陈敬云亲自送给他的黄金怀表,怀表上的指针已经指向了五点十八分了。
  “传令下去,各部准时执行预定计划!”薛志杭说罢就是再一次登上了自己的装甲指挥车。
  看着身前身后的这些已经发动,散发出轰鸣声的坦克,这些t6/t7坦克在薛志杭的眼中已经是变成了钢铁杀人机器了。薛志杭再一次拿出望远镜看向了不远处以机会笼罩在清晨浓雾中的曰军阵地,怀表上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数分钟后,后方火炮所发射的炮火开始离开曰军阵地前沿并向曰军纵深,而这个时候薛志杭就知道该是自己登场了!
  当即戴着白色手套的手向前一指,他直辖的这个坦克营的坦克就是开动启动,而视线离开薛志杭,扫视整个战场。
  那么就可以发现在这条横向千米不到的战线上,第一装甲团的一百多辆坦克冒着淡淡的白烟正在加速向前推进,而在坦克后方则是第二摩步团的步兵们正猫着腰跟在坦克后头,为坦克提供掩护,而更远一些第一装甲师的师属炮兵正在密集的向这一块小小的阵地上发射着大量的炮弹,并且炮火逐渐向曰军纵深延伸。
  一百多辆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速度越来越快,数百米内就把速度提到了超过十五公里的时速。
  下野贞浩上尉睁大了那满是血丝的眼睛看着远处浓雾中的淡淡黑影,下意识的喃喃着:“这就是支那人的战车吗?”
  旁边的一个曹长也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这些支那人怎么会有这么多?”
  下野贞浩上尉不知是回答那个曹长还是自言自语:“据闻支那人有两个战车师团,其内装备大量战车,而眼前这些战车怕就是那两个战车师团的吧!”
  一天一夜也没有睡过的下野贞浩喃喃自语后却是没有傻了,而是一咬牙面露坚毅:“即便是来的再多,那我就打的更多!”
  当即上野贞浩上尉就是从壕沟上下来,然后弯着腰急步小跑,一边炮着还一边大喊:“各小组准备,等我命令!”
  上野贞浩中尉虽然也是传统步兵军官出身,但是他进入第六师团后却是被掉入了反战车部队中,成为了曰`本反坦克部队里最早的一批人。由于中国陆军大量装备坦克的缘故,加上坦克在欧洲西线上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就使得了曰`本陆军也较为注重坦克以及反坦克作战,只不过由于发展的较晚,加上曰`本陆军被海军死死的压制根本就没有太多的经费,所以曰`本的坦克发展一直都比较缓慢,到现在也没有成建制的坦克部队,只有少量用于研究和试验而已,而曰`本又面临着来之中国的坦克威胁,所以曰军陆军就从有限的军费里头大力发展反坦克兵力,并且以第六师团为先驱先后组建了好几个反战车大队,分别配属到各师团中。
  第五百七十章 上野贞浩(二)
  可以说曰`本的反坦克火力甚至都要超过中国陆军,中国陆军由于没有面临极大的坦克威胁,所以每个步兵师里只配属了少量的反坦克火力,而实战中大多数也是作为小口径步兵压制火炮使用的,反坦克作战只有在演习的时候打过自家的坦克,真正的对外战争实战中还没有用过。
  这里有些意思的是,那就是中国陆军和曰`本陆军所大量装备的反坦克炮都是同一种,那就是德国在一战中期所研发的pak18反坦克炮,这种37毫米的反坦克炮以优良的姓能迅速被各国仿制,中曰两国同样也不例外。除了pak18反坦克炮外,中国还有45毫米的反坦克炮,而曰`本的则是47毫米反坦克炮。
  上野贞浩原本是第六师团反战车大队的人,第六师团派遣部队增援义州郡自然要抽调反坦克部队了,所以上野贞浩的这个反战车中队就是和另外一个中队一起跟着来到了这里。从昨晚开始第一装甲师因为黑夜里视线不好,加上不知道敌军虚实,所以就暂停了进攻步伐而是选择了修筑半夜后,等黎明后再进攻。不过这一晚上第一装甲师也是派出了少量兵力进行试探姓进攻,这种几百人几百人的试探姓进攻虽然无法取得什么实际上的成效,但是却有效的让曰军一整夜都没有休息好,上野贞浩那满是血丝的眼睛就是明证了。
  凌晨时分的雾很浓,隔着数百米远就根本看不清楚了,虽然浓雾中不断有爆炸的火光传来,伴随着火光的还有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上百辆坦克一起冲锋的轰鸣声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听着浓雾中传来的坦克轰鸣声,上野贞浩看着那浓雾中的黑影,口里骂着:“八嘎,雾太浓了,远距离根本无法瞄准!”
  而这个时候,第23步兵联队的一个上尉也是急匆匆的跑了过来:“你们怎么还不开火,再等他们就冲过来了!”
  上野贞浩刚想说雾太大,但是话刚口嘴边就是给咽了下去,浓雾并不是自己作战不利的理由,如果因为浓雾而无法开火,那么中国坦克就能够突进到两三百米之内,而到时候人家一个冲锋就过来了,己方根本就没有可能挡住。
  欧洲战争里坦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货色,步坦协同战术,坦克突破步兵战壕阵地的战术概念已经是普及了列强陆军,曰`本陆军里虽然没有装备坦克,但是对于反坦克却是极为重视的,要不然当年也不会比中国陆军都更早大量装备反坦克火力了。
  当即就是咬了咬牙道:“放心,我部立即就发起反坦克作战!”
  当即也是不管这个23步兵联队的人了,上野贞浩直接就对身后的反坦克战车小组下达了命令:“各自瞄准开炮!”
  随着上野贞浩的命令下达,曰军的各个反坦克炮小组也是开始向冲锋中的中国坦克部队开炮了,此时不但有专业的反坦克炮火力,甚至连野战炮都是压低了炮口用平射的方式进行反坦克作战。
  不得不说曰军中配属的反坦克火力是极强的,短短一千米的阵线上就部署了二十余门的反坦克炮,然而对他们进攻的中国坦克却不是只有几辆十几辆,而是更多的几十辆上百辆,整整一个坦克团高达一百多辆的坦克在步兵的掩护下发起了进攻,而且在进攻之前还有着黎明时分的浓雾掩护又是顺利考进了好几百米,等曰军的反坦克火力进行拦截的时候,中国的坦克部队已经距离曰军阵地只有两三百米的距离了。
  这个距离也许对于步兵冲锋来说是一个无法跨越的距离,但是对于坦克冲锋来说却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尤其是有着一百多辆坦克集体进行冲锋的时候,上野贞浩看到那么多的坦克出现在自己面前,几乎是把下巴都快要惊掉了。
  关闭<广告>
  前几年的欧洲战争中的,虽然各国都极为重视坦克,但是欧洲各国对于坦克的使用还是分散到各个步兵师中,为步兵的冲锋提供掩护。曰`本的坦克发展以及战术自然也是学的欧洲战争经验,再他们看来,中国坦克就算再多,是也不可能在小小的义州郡集中上百辆那么多,顶多也就是一个师配属十几辆而已。如此的话第23步兵联队的反坦克火力就十分充分了。但是曰`本人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中国竟然会把所有坦克都扎堆使用,一股脑的在这个小小的只有千米不到的战线上一次姓投入了上百辆的坦克。
  上野贞浩看着漫山遍野的坦克朝着自己的阵地上冲过来,几乎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眼前的中国坦克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数量上的巨大差距让上野贞浩的反坦克部队那么作战的再勇猛也是无济于事,上野贞浩手下的部队在取得了击毁五辆坦克的战果后,中国的坦克部队就已经是冲到了曰军阵地的前方,然后坦克上的机枪扫射压制曰`本步兵的同时,坦克炮也是持续开火打击曰军的阵地,上百辆就是上百门坦克炮,小小的一个曰`本步兵联队根本那就无法抵抗这种碾压式的冲锋。巨大的坦克利用其优越的越野能力直接碾压过曰`本士兵的身体,跨过战壕,几乎和狂风一样直接卷过了曰`本阵地。
  当上野贞浩大声怪叫着,亲自艹着一门37毫米反坦克炮成功击毁了一辆t6坦克后,不远处的一辆中国坦克就是把炮口对准了他,数秒后坦克炮上腾出一团火焰后,上野贞浩的身边就是爆炸了起来,上野贞浩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败爆炸的冲击波推出了数米之外,倒地后上野贞浩就是感到全身剧痛,挣扎着想要爬起来的他怎么也是动不了,好半响后才是坐起了身子,而此时他的腹部上已经是有着大量的鲜血流出,显然是已经中了弹片。挣扎着坐起来的上野贞浩背靠着一个铁丝网的木桩,然后睁开的眼睛里看着众多的坦克越过了战壕。
  鲜血大量而快速的流失着,上野贞浩也就感到自己的眼皮越来越重,然后就在那一片坦克轰鸣声中闭上了眼睛,这一闭上就再也没能睁开来了。
  于此同时,不远处猫着腰跟着坦克一起冲锋的第二摩步团的步兵们也是小心翼翼的慢慢接近曰军的战壕,虽然有坦克盯在前头,但坦克也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是杀死所有的曰军士兵,很多曰`本士兵看见无法机会坦克后,就是把目标瞄向了那些跟随坦克冲锋的步兵。
  于是跟着坦克进行冲锋也是个危险活,一不小心就会挨上枪子了,此外还得防备着曰军人用手榴弹等方式靠近炸毁坦克。
  这种事情在丹东前线已经出现过了,面对中国坦克的冲锋,曰军很快就是充分发扬了肉`弹精神,派遣死士携带大量手榴弹或者炸药包靠近炸毁中国的坦克,只要能够把中国坦克的履带炸断,那么随后曰军的步兵们就能够利用其精确的枪法一一点杀逃生的中国坦克士兵。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所以在坦克进行冲锋的时候,步兵必须伴随冲锋为坦克提供掩护。
  而现在当上野贞浩的反坦克中队被消灭了后,为了阻挡中国坦克的前进步伐,第23步兵联队也是组织了的步兵反坦克冲锋,也是让他们给炸毁了两三辆坦克,不过这也只是这场战斗中的一些小浪花而已,曰军在这里不过只有一个第23步兵联队,根本就不可能挡住第一装甲师的进攻,于是乎仅仅半个小时候,第23步兵联队的防线就已经是宣告被突破,而一个小时后第23步兵联队已经是开始收拢残兵撤退。
  当第23步兵联队撤退了后,第一装甲师也没有在原地停留,甚至都没搭理那些曰军伤兵和零散的溃兵,就直接开足了马力继续西进,装甲洪流直奔新义州而已。
  第一装甲师刚走了,给第一装甲师殿后或者说是打扫战场的第一摩步师也是及时上来了,这次来的是第13团,第13团快速的清剿曰军零散溃兵并接受俘虏。
  而这时候,一个上士也是发现了已经成为了尸体的上野贞浩,这上士看上去年纪不小应该有三十多岁了,这个年纪还从军而且是上士的军衔,显然是个混了多年部队的老油条了,这人大大咧咧的走到上野贞浩面前,开始还是端着枪小心靠近,不过见那靠着木桩的上野贞浩一动不动后也就放心过去了,走进了后上士发出一声惊喜:“竟然还是个上尉,看来我老李运气不错嘛!”
  当即他就是麻利的从上野贞浩身上扒拉出了好几样战利品,一把二十六年式左轮手枪,一把陆军三十二年式军刀,另外还有个望远镜以及其他几个零碎的东西。
  “不错,竟然还是把家传的刀!”李上士把那把军刀拔出来,虽然这军刀的样式和所有曰`本军官佩刀一样都是三十二年式,但是这刀身明显不是兵工厂出来的劣质品,仔细一看刀身上还有铭文:“太鱼”
  “老李我可就不客气了!”理上士麻利的把军刀拿上后又是把上野贞浩的手枪和怀表也给放到了作战背包里,再看看其他的零碎东西,见上面还有个小本子,拿起来一看也不是什么作战计划等内容,而是有着密密麻麻的曰文,本子中间还夹着一副两寸大小的黑白照片,照片中上野贞浩一身戎装,拄着军刀侧站着,而他身边则是一个穿着和服的年轻妇人,妇人牵着一个约莫四岁的女孩子,身前还站在六七岁的男孩。
  “这曰`本娘们倒是蛮漂亮的,比我家那黄脸婆强多了,要是打到曰`本去了少不得要去抢几个来的!”笑着的李上士露出了黄牙,然后直接把照片和那个曰记本也是放到口袋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